可是,在长征之初的时候,中央红军其实当时并未想好长征的落脚点在哪,当时中央所想的是红军在外线作战,留一部分战士坚守苏区,最终里应外合消灭蒋军,可惜的是由于李德和博古的瞎指挥,这个作战计划还没实现苏区就沦陷了,自此中央红军不得不放弃这个计划。
位于祖国西北的黄土高原的陕甘边和陕北地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诞生了2支英勇的红色武装。这些地区的红色革命战士,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起,依靠自己创建的武装力量,高举土地革命的旗帜,坚持武装斗争,建立了数块游击根据地。
1936年的苏区,山多地少,且土地很贫瘠。缺乏工商业,缺乏人口,缺医少药,还有四周的几十万装备精良、后勤充足的敌军不断侵扰。几万红军如何能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下生存呢?结果,不但很好的生存,还建立了自己的苏维埃政府,根据地不断扩大,军队也随之壮大。
1935年10月19日下午,中央红军进入陕北吴起镇,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而在一个月前,中央红军却遇到了长征以来最大的危机,不到一万人的疲惫之师现在不知道朝哪个方向走,也不知道哪个方向才能走出一条生路。
她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共陕西省委和陕甘边特委领导,刘志丹、谢子长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带领红二十六军和陕甘边人民,历经艰难曲折而逐步建立和发展的重要根据地,大致经历了建立陕甘边革命武装、成立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和创建、巩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等几个历史阶段。
那片贫瘠的黄土高原,为什么能引来全国的主力红军到此落脚呢?为了把一直跟在后面尾追的“尾巴”斩断在根据地门外,10月21日,彭德怀在吴起镇附近组织了一次伏击战,击溃敌骑兵四个团,俘敌官兵200余人,缴获战马200匹,给“马家军”骑兵一次沉重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