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起源、原型与演变演讲人:王震中 演讲地点:首都师范大学 演讲时间:2024年10月王震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担任中国历史研究院—河南大学共建“黄河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等。
一提起龙,立刻会想到龙有像蟒蛇一样的身躯,鹰的爪子马头猪嘴,牛眼,鹿角,鱼尾等特征。中国古书曾这样记载“龙”比如《山海经》里有烛龙,应龙还有龙头人身的计蒙神,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是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风而潜渊”。
来源:科技日报 2025年是农历乙巳年,也就是蛇年。在十二生肖中,蛇也许是最特别的存在。在十二生肖中,很少有谁拥有同蛇一样复杂的象征意味,兼具毁誉参半的双重文化色彩。一方面,人们畏惧蛇的致命毒性和攻击性。
《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龙”,除此之外很多关于龙的记载:烛龙:烛龙是人脸蛇身的山神,红色的皮肤,住在北方极寒之地,睁开眼就为白昼,闭上眼则为夜晚,呼气为冬天,吸气为夏天,能呼风唤雨,不喝水不进食,不睡觉也不休息。
来源:【中国文物报】在中国古老的民俗文化中,蛇是吉祥美好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图腾之一。从考古出土的文物来看,距今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文物上就出现了蛇的形象,但与龙、虎等生肖动物相比,在我国古代文物中,蛇的形象并不很常见。
说起蛟龙这个概念,相信很多人都只是在传说中听过。至于在现实生活中,基本上没法看到龙这种生物。目前传得最为夸张的真龙现身,大概就是1934年的营口坠龙事件了。据说那一年一条龙在辽宁营口坠落,当场砸死9个人。就连新闻报纸都对其大刊特刊,让很多老百姓都以为真龙降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