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张晓晴)秋冬交替,候鸟翔集,滹沱河迎来最佳观鸟季。11月19日上午9点,一辆大巴车行驶在滹沱河平山段,“平山县的河流湿地是目前保存比较完好、候鸟和留鸟比较集中的地方,今天我们可以近距离观察青头潜鸭和黑鹳……”大巴车里,石家庄市野生动物救护站站长高玉喜手持喇叭讲解着。
今日出镜野生鸟类和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及摄影爱好者采访动机在10月14日世界候鸟日前夕,石家庄迎来首批南迁冬候鸟,有野生鸬鹚、野鸭等,这些贵客的到来给石家庄的爱鸟人士、摄影爱好者还有观鸟者带来一次美好的视觉盛宴。
10月20日,一群白鹭在石家庄滹沱河湿地灵寿段觅食。随着石家庄滹沱河生态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鸟儿在滹沱河畔栖息为美丽的滹沱河再添一道亮丽的风景10月20日,一群白鹭在石家庄滹沱河湿地灵寿段栖息。10月20日,在石家庄滹沱河湿地鹿泉段,红嘴鸥在觅食。
在河北省平山县,初冬的滹沱河畔成为鸟儿的乐园。鸟儿们时而水边闲庭信步,时而相互追逐嬉戏,时而结伴展翅飞翔,与碧水蓝天相映成趣。近年来,平山县大力推进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着力恢复滹沱河两岸生态,为黑鹳、白鹭、苍鹭、白骨顶鸡、斑嘴鸭等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奋进新时代 美丽国际庄#几天前的一场降雪为黄壁庄镇滹沱河两岸披上了“白纱”潺潺的流水清澈见底宛若蛟龙虽然各类植被不再色彩斑斓但河水与雪景交相辉映天地之间浑然一色仿佛一幅山水卷轴意境悠远,宛如仙境近年来黄壁庄镇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推进水域治理开展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空气、水
黄胸鹀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滹沱河从2020年连续4年迁徙季发现黄胸鹀身影高玉喜摄9月5日,石家庄太行野生动物救护站调研小组在滹沱河长安区段发现了世界极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胸鹀(wú),经过两天的蹲守确认,这个黄胸鹀小群体约5-6只,它们应该是迁徙季南迁途径石家庄滹沱河湿地。
在河北石家庄,当地野生动物保护部门经过科学调查,并借助科技手段进行监测研究,发现至少有数十只黑鹳在滹沱河湿地周边的区域筑巢安家,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而且家庭成员的数量越来越多。那这些原本每年都要迁徙的黑鹳如何从候鸟变成了留鸟?
每年4月第一周为河北省爱鸟周,今年活动的主题是:关爱鸟类、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那么,你知道在我们身边,有多少种鸟类与我们相伴吗?河北师范大学李东明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观测,在河北师范大学校园里先后发现了55种鸟类。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乔娅 通讯员 王铁军)2月21日,河北省召开2023年春季候鸟迁徙及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就进一步加强全省春季候鸟迁徙及野生动物保护进行安排部署,以严厉打击非法猎捕、交易、食用候鸟及野生动物的各类违法活动,确保打赢春季鸟类安全迁徙这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