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目前获批的首个靶向治疗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口服创新药物琥珀酸莫博赛替尼胶囊(以下简称“莫博赛替尼”)在广东省开出首张处方,该药在国内正式进入临床应用阶段,为国内EGFR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更长生存的机会,患者结束了二十年来“
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病例在中国,2022年中国肺癌新发病例超过100万,死亡人数超过73.3万。日前,创新抗体偶联药物德曲妥珠单抗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单药用于治疗存在HER2激活突变,且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
国家癌症中心最新一期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肺癌位居恶性肿瘤新发病率及死亡率首位。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最新监测数据亦显示,本市发病首位的癌症依然是肺癌。其中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发生率约占中国所有NSCLC的2.
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终于迎来治疗突破,琥珀酸莫博赛替尼胶囊(以下简称“莫博赛替尼”)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正式进入中国,适用于治疗含铂化疗期间或之后进展且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终于迎来治疗突破,琥珀酸莫博赛替尼胶囊(以下简称“莫博赛替尼”)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正式进入中国,适用于治疗含铂化疗期间或之后进展且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研究显示,即便在I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5年内仍有约20%—40%的患者会发生复发或转移。这主要是因为有些肿瘤细胞可能已经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到其他部位,形成微小的、肉眼不可见的病灶,这些病灶可能在术后逐渐生长为新的肿瘤。
不过,幸运的是,随着靶向治疗的出现和不断完善,非小细胞肺癌或不再是绝症。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王洁教授指出,“靶向药是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明确致癌位点来设计的药物,非小细胞肺癌中最常见的就是EGFR基因突变,在亚裔和我国人群里的发生率较高,且在整个非小细胞肺癌里占了30%-35%,尤其是在不吸烟的女性腺癌中,它的发生可以达到50%到60%。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比约80%-85%。每年新发病例超百万,占全球肺癌患者的40%以上。中国大约有30%的患者在就诊时已达Ⅲ期(局部晚期),且大多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肺癌的研究一直是全国人民非常期待的研究之一。
近年来,早期肺癌的诊疗迎来许多重大突破,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都得到极大改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胸外科主任医师杨帆教授介绍,肺癌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占所有肺癌的80%-85%。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死亡率“双高”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靶向药的出现,对晚期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此前临床分期Ⅱ期和Ⅲ期肺癌患者术后,根据原来国内外关于非小细胞肺癌诊治的指南要求进行辅助化疗,五年生存率仅提高5%左右。
当地时间6月2日-6月6日,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在美国芝加哥召开,本次大会公布了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向治疗——奥希替尼,用于EGFR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阳性NSCLC术后辅助治疗的ADAURA研究总生存期(OS)分析的积极结果。
不可切除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占大多数,病程进展最为严峻,其中,肺癌患者的EGFR突变率在50%左右。这些特别的肺癌在靶向治疗上将开启新篇章,《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了LAURA研究第一阶段成果,可以7倍延长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得到精准诊疗!
肺癌晚期,该怎么治疗,是不是一定要做病理检测,那怎么知道肺癌是腺癌还是鳞癌,还有小细胞化疗还需要吃靶向药不,非小细胞吃靶向药还需要化疗吗,明天就要看医生了,心里有点紧张,想多了解一下这个病的治疗方法(女,6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