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报】“把6看成了8,小数点点少了,写少了运算符号,把答案B写成了D,写数字10,写了1却忘了0”......数学中出现的“马虎”会经常发生在孩子身上。其实,像这样的情况,在小学阶段的孩子,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特别常见。
很多孩子平时挺聪明,但是写作业总是漏题错题,上课坐不住成绩上不去,老师三天两头“叫家长”。很多父母连打带骂、天天盯着,却意识不到孩子这样的表现并不仅仅是“不爱学习”“调皮叛逆”那么简单,而有可能是学习困难。什么是学习困难?
该项研究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其题目为Attention and capacity limits in perception: A cellular metabolism account。
我发现那些学了很长时间、数学成绩也无法提高的学生,都有一个共性问题——同类型题反复错。如果一个知识你没有真正学懂,就是再刷一百遍题也还会错。错题就是你的漏洞,漏洞不堵上,再花多少时间都是无用功。对于错题总结反思的质量,比刷题数量更重要!你应该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错题分析上。
辅导孩子做作业的话,可以发现:孩子不会做的题,一般都是在后面。而且,越是往后的题,孩子会越觉得难。可能在大多数的家长的印象中都会认为,不管是作业还是试卷,前面的题肯定是简单的,越往后会越难。而且,很多家长也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