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常德5月26日讯(通讯员 黄琳)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有效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相关精神,积极推动义务教育质量和学生健康水平的不断提升。
“各位老师好,我是董丽娜。今天我答辩的论文题目是《口述影像理论视域下无障碍电影讲述策略研究》。”5月19日,在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23届硕士学位毕业论文答辩现场,严肃审阅论文的教师们抬起头,看向讲台上从容自信发言的学生——该校第一位盲人硕士研究生董丽娜。
新湖南客户端5月28日讯(通讯员 谢亚男)经过一个多月的认真筹备和科学规划,5月23日,衡阳市珠晖区马路口小学圆满完成了2024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国测前夕,学校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了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标准要求和操作流程。
1月10日,广东省教育厅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细则》明确,实施义务教育的普通学校应当依法依规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不得拒绝接收,不得歧视或变相歧视随班就读学生。
上午,数学课。阳光透过窗户,洒进遵义市第四十中学初三(11)班教室,映照在同学们的脸庞上。同学们在听完杨老师的讲解后,沉浸在思考中,认真推敲着每一道习题。讲台上的杨老师,是遵义市第四十中学的高级教师,名叫杨兰凤,是一位备受学生喜欢、同事爱戴、家长信赖的教育工作者。
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的儿童少年的教育,不单单是筛选少数金字塔顶尖精英的教育。有才华的人自然受人尊崇,我们都希望自己成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因为“书中自有清和雅”所以我们都希望孩子接受学校教育,在老师的指导下去读书学习。
置身于黔西市十六中学校园,会明显感到严肃紧张的气息扑面而来。这不是一所普通中学,这里的学生,不是普通的初中生或高中生,而是从其他普通中学转到这里的“问题”学生。他们经过教育后,又将转回普通中学继续就读或结束学业。黔西市十六中学,是一所教育、挽救不良行为青少年的专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