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各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如大语言模型、聊天机器人等给人们带来了新鲜的体验和很大的帮助。但是人们在惊叹其强大的同时,也发现这些AI会虚构、造假与欺骗。比较典型的是,有人向AI询问“自己”,结果一眼就找出了不少谬误。
“好莱坞要被颠覆了”,“打几个字就能生成视频了”,“人人都可以拍电影的时代来了”,关心AI发展的朋友一定在各个社交媒体上听过这样的话。事实上这些言论和AI目前在视频领域的生产力相差甚远。AI生成视频是最像开盲盒的体验。
00:59OpenAI Sora宣传视频(00:59)“一名时尚女子走在充满霓虹灯和广告牌的标志性东京街头,她穿着黑色皮夹克、红长裙和黑靴子,拎着黑色手袋,戴着太阳镜,涂着红色口红,走路自信又随意。街道潮湿且反光,在灯光映射下形成镜面效果,行人走来走去。
维 辰小红书平台的文案,很可能是AI写出来的——日前有媒体注意到,过去大半年,该平台不少博主都开始用AI生产图文内容,有性格测试类、知识科普类账号涨粉迅速。Kimi、通义千问、文心一言等一众大模型产品,基本都有专门针对小红书文案的AI撰写能力。
澎湃新闻记者 舒怡尔 卫瑶摆出两张照片,让你分辨其中哪一张是 AI 生成的;给你两分钟时间,让你判断网线另一头同你聊天的是 AI 还是人类。无论答对还是答错,抉择时的摇摆说明了一切:AI 突进,但你还没有做好准备。一张由 Midjourney 5.1 版本生成,另一张则是真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