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公道镇,农民驾驶收割机在田间收割晚稻(无人机照片)。“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金秋时节,各地迎来丰收季,农民抓住晴好天气收割收获晾晒谷类作物,田间地头呈现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文化历史解析#范成大,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的田园诗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范成大尤其擅长写反映农村社会生活的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极大。那范成大水平最高的8首诗都是哪些?如何排名?本文即将揭晓谜底,分享范成大的精品好诗和朋友们一起欣赏。
陈灿富(美国)《碉楼》(局部) 蔡 心由美国西雅图返回故乡广东台山旅行,半年前已经还乡的朋友阿楠驾车上门,说带我走田园,去感受当今醉美乡村风情。我略为奇怪,好想问是什么“醉美乡村风情”?虽说离乡不过短短几年,这地方终究是我老家,即使藏在乡村深处的优美风光,有可能在我眼帘下流失吗?
连盖声声︱江花_大武汉■ 潘德权漂泊经年,蛰伏已久的乡村记忆却常被一种朴实无华的声响唤醒。它不是浑厚悠扬的黄钟大吕,也不是温婉轻灵的丝竹管弦,它是来自乡村,一种叫作连盖的家业拍打农作物时发出的“扑、啪、扑、啪”的季节弹唱。
□吕志雄周末聊一会儿,古今家国事儿。大家好!明天就是假期了。这个以“五一国际劳动节”生发出来的假期,成就了大家追求“诗和远方”的行程。其实,劳动就是最好的诗。诗歌从哪里来?就是从劳动中来。鲁迅先生说,人类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
人事尽时天理见,但勤耕耨候丰收。秋分,秋天第四个节气,也是中国农民丰收节。棉花吐絮,冬麦播种,晚稻收割,秋收、秋耕、秋种,大江南北一片忙碌。这样的农忙场景延续了千年万年。拾穗是儿童的“工作”。清·焦秉贞《耕织图》 小策盘旋草舍东,东西拾穗走儿童。村家间有秋收处,愁语酣歌自不同。
原创 吴凤祥今年9月22日(农历秋分)我国迎来了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观看央视《新闻联播》中华大地上从南到北联合收割机穿梭在田野中,奏响秋日丰收乐章的情景;收看家乡《如皋新闻》,寓目家乡的收割机在一次完成收割、脱粒、装车,从田间直接获取谷粒的情形,我感慨在党的领导下的科技进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