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网络上时常出现诸如“香港人住劏房”、“香港老人都生活在笼屋里”等类似博眼球的报道,在一批自媒体“夸大其词”、“断章取义”、“刻意为之”的攻势下,网民的眼球经不住冲刷,自然会形成一定程度上的认知定势。
住房问题一直是香港社会的一大痛点,人均居住面积全球最小,供楼负担全球最贵。港府数据显示,香港打工仔今年首季的每月入息中位数为2万港币,以购买市区一个500平方尺的住宅要1100万港币计,港人要不吃不喝45年才能供完房子。
家住香港黄大仙的赵女士的布衣柜刚刚“退役”,衣服只能放在纸箱里堆在墙边,这让只有不到10平米的房子更显逼仄。但赵女士仍然心情不错,因为一切顺利的话,下个月她即可获得公屋编配资格,搬离这个地方已不是梦想。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叶蓝】由香港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领导的“解决劏房问题”工作组,近日约见不同政团,计划向行政长官提交劏房居住环境最低标准、取缔违规劏房等建议,有望解决香港长期存在的“棺材房”。
中新网香港12月6日电 (记者 韩星童 刘轩廷 陈子彦)香港特区政府房屋局局长何永贤近日接受中国新闻网“港澳会客厅”专访时强调,必须通过制定最低标准等方法,解决部分“劏房”环境较差问题,并慢慢淘汰这类“劏房”。
1、在香港如果幼儿园读的是非牟利学校,然后继续升读官立和补贴中小学,那就意味着可以免费享受教育15年。而且在香港,6到15岁的小孩如果没有送去上学,那父母是违法的。香港的教育资源特别丰富,好的大学比比皆是,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等。2、香港的工资高。
“居者有其屋”的传统观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古老而悠久。然而在香港,居住问题却一直是社会无法回避的痛处——人均居住面积仅十几平方米,而购买一套住宅往往需要一个家庭数十年的积蓄,更遑论由此衍生出的劏房、笼屋之困。
(香港房屋局局长何永贤:未来五年公屋供应量将较同期超50%以上)香港房屋局局长何永贤:未来五年公屋供应量将较同期超50%以上解决“住”的问题,是本届特区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一年来,公屋轮候时间从6年降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