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香港著名作家刘以鬯逝世六周年。近日,刘以鬯80年文学创作首度结集出版。著名作家邱华栋说,刘以鬯是香港文学的传奇,也是无法忽视的制高点。刘以鬯1918年生于上海,1948年底定居香港,一生著述6000余万字。
我找到的刘以鬯的第一部作品是他的译作《人间乐园》。刘以鬯先生我猜想,像我这样文学圈外的人,知道刘以鬯先生,大概都是从王家卫电影《花样年华》开始,电影改编自刘以鬯的《对倒》,主演梁朝伟和张曼玉饰演的周慕云和苏丽珍都让人印象深刻。那是距今二十多年的影片了,刘先生一晃眼都过世六年了。
电视剧《繁花》播出一周年之际,电影《花样年华》重映。再没有比这更适合重温《花样年华》的时机,《繁花》戏里戏外的“阿宝”和“汪小姐”重逢在大光明电影院,看到黑色字幕卡上出现刘以鬯小说里的文字:“那些消逝了的岁月,看得到,抓不着。他一直在怀念着过去的一切。
剧集《繁花》一60年前,五岁的王家卫跟随父母离开上海,他似乎保留了对那个作为“世界主义俱乐部”的上海的记忆。在他离开之后,上海的摩登腔调多少为历史话语所裹挟,这期间的世情,在金宇澄笔下的亭子间和工人新村里,被细细记录了下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萧红是20世纪30年代鲁迅口中“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鲁迅同斯诺谈话整理稿》),是80年代杨义著作里“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她31岁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以性灵之火熔铸的作品与传奇可谓密实而丰富。
中新社香港1月5日电 (记者 戴小橦)由香港文学出版社主办的“四十芳华——《香港文学》四十周年志庆书画展暨作家手迹展”5日在香港开幕,展出来自香港、北京、广州、深圳,及美国纽约、法国巴黎等地的80余幅书画作品和香港文学出版社珍藏的60余件作家手稿、书信等。
新华社香港6月2日电 题:香港文学馆:萌发于春天的一棵绿芽新华社记者黄茜恬、陆敏香港湾仔茂萝街7号,是一座有百年历史的香港二级历史建筑,红砖墙、木楼梯、斜瓦顶……看上去古朴厚重。日前,一个以“万物有文 文里寻花”为主题的文学展览在这里举办,备受关注的香港文学馆也正式对公众亮相。
12月4日,作家琼瑶离世,一个时代的文学传奇也随之落幕。琼瑶的离世,在网络引发大规模悼念,热度背后折射出20世纪80、90年代蔚为大观的香港、台湾文学热,琼瑶、金庸、三毛、梁羽生、席慕蓉、余光中、白先勇等港台作家的作品曾风靡全国,成为一个个无法绕过的文化符号。
王家卫导演的经典电影《花样年华》25周年导演特别版将在今年情人节(2月14日)上映影片中深刻的情感碰撞与浪漫旖旎氛围使其成为情人节观影最契合之选记者搜索上海各家影院发现多家影院14日18时后《花样年华》场次十分火爆上海白玉兰广场IMAX店19:19“应援场”甚至已经满座13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