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妈妈,她们有软肋更有铠甲,她们时而柔情万丈时而坚韧刚强,她是世间所有美好的代名词。她们或坚守科研一线怀揣科技报国志,或立足三尺讲台倾心育桃李,今天随记者了解她们的故事,感受哈工程妈妈们的柔情与美好。
□本报记者石秀秀本报通讯员王玉磊吴华5月13日,记者与刘洪霞取得联系时,她正在参加山东好人之星的评选活动。“老师关心帮助学生就是分内的事儿,没想到还能因此受表彰。”谈起作为武城县代表被推荐参加全省好人之星的评选,刘洪霞感觉“挺意外,但也挺受鼓舞”。
“老师带我们读的《狼和小羊》真有趣,要是我也能自己创作故事就好了”“和小伙伴一起学乒乓球,就不怕自己在家孤单了”……这个学期,江苏省泰州市苏陈实验小学在学校周边的苏陈、茶庵、双岸社区同时开设校外辅导站,为有需要的学生开设兴趣课程。
彭菊红,泰州市白马初级中学政教处主任、团委书记,一名乡村初中班主任。从教18 年来,她始终“爱生如己,教生如子,待生如友”,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教师妈妈”。女儿:不公平的“坏妈妈”清晨,教室里总能最先看到彭老师那熟悉的身影;放学后,教室里还能听到她与学生亲切和蔼的谈话声。
记者手记:27年,能将半生时光和最好的青春留在大山,虽默默无闻,但谁说这样不伟大呢?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10日6时讯(记者 王玮/文 谢鹏/图 林楠/主持)27年,从花季到年近半百,母志琴一直徘徊在乡村小学任教,呆过多少个村小?
袁秀兰和学生刘春厚一起看当年的毕业照。 见到袁秀兰的那一天,气温超过了35度,太阳炙烤着大地,连空气里的风都是热乎乎的。即使热成这样,袁秀兰依然穿着长裤,更不敢吹风扇。11年前她因病摘除了左肾,这些都是当年手术留下的病根。55岁的袁秀兰,扎根山村学校的讲台已经36年。
毕业后,学生经常回学校找柯东红聊天真爱无痕,真心无言。30年教育生涯,柯东红始终默默坚守,犹如一颗朴实无华的“落花生”。在三尺讲台上,她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留下满园桃李芳香。她对于教学工作十分严苛,可课后对孩子们总是如朋友般交流谈心,像母亲一样爱护关怀。
一口直径约60厘米的大电饭锅,里面沸腾着罗汉果菊花茶,这是走进港南二中教师罗带芬办公室便映入眼帘的景象,这一口电饭锅是她爱生如子的见证。坚守教师岗位31年,罗带芬用真心、真情守护和培养莘莘学子,也收获了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