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慧跑,助您轻如羽、跑无伤。当然并非任何速度下的跑步都需要充分折叠大小腿,在速度快时,自然折叠幅度也会加大,速度慢时,并不需要充分折叠,跑者不要以一个刻板模式理解跑姿,因为跑姿是随着速度变化而变化的。
一千个人有一千种跑步姿势,但运动医学专家们从未放弃过对最科学方式的探索。一些研究者认为存在着一种适合所有人的跑步姿势,另一些则认为理想的跑步姿势应该因人而异。尽管争论从未停止,但至少有一点在学界已达成了共识——无论你的跑步姿势有多奇怪,落地一定要轻。
问:我跑步大概3个月,之前一直是后掌着地,但看网上帖子说前掌着地不伤膝盖,但我却觉得很别扭,速度和跑量也降低了,身体的摆动也极其别扭。究竟什么样的跑姿才是最好的?答:良好的跑姿能帮你避免受伤,改掉一个错误的习惯,并坚持20天,你的受益的时间是三十年。先说脚部的着地姿势。
奔跑,看起来是一件天生就会的事情。但天生会跑,不代表正确开跑。普通跑者如果缺乏专业指导,可能会因为跑姿不正确,产生下列问题:●动作费力,增加额外能耗,跑步效率低下;●着地时缺乏缓冲,关节受到较大冲击力;●动作不协调,局部或关节负荷过大,从而发生运动损伤。
有人说人类“天生会跑”,此话本无错,因为对于我们的祖先而言,面对危险,要么逃跑,要么防御,所以说奔跑是生存本能,怎么能不会跑呢?可是天生会跑不等于跑得优美,跑得潇洒。正确合理的跑姿并非天生就会,而是通过后天学习、运用、改进而逐步形成最佳的动作模式。
之前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好的跑姿,接下来介绍一下常见的错误跑姿有哪些。这样会使得脚的落地点位于身体重心前方,且跨步时膝盖易打直,腿像根筷子一样斜插进地面,导致“刹车”,这时候不仅跑步效率大大降低,而且膝盖承受了较大压力,容易造成膝盖的损伤。
跑步是一项复合运动,涉及力量、肌肉耐力、协调性、心肺功能等多方面,良好的跑姿可以降低能量消耗、提高跑步效率。今天我们来解析相对更省力的跑姿,大家可以对照参考。跑步时,身体的支撑点从一条腿转换到另一条腿,决定身体移动快慢的关键因素在于你转换支撑点的速度和姿势。
在当今跑友圈中,各种各样有关正确跑姿的说法让人眼花缭乱,令跑友在选择时无所适从。更糟糕的是,我们目睹了拉德克里夫用类似大步打嗝的步态创造了世界纪录…我们也关注了赢得2013年美国马拉松奥运选拔赛的Meb Keflezighi展示了被人称为是无可挑剔的跑姿。
跑步作为最容易入门的运动,深受大家的喜爱。只要穿上鞋子,就能开始跑动。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想要跑的好,却没那么简单。 跑步时,每迈一步,膝关节就要承受自身体重6-7倍的重量,在重复迈步中,错误的动作模式会带给肌肉、关节和韧很大的压力(冲击),所以跑姿越标准,跑步越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