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课间十分钟,相信这是很多人回忆童年时的一段重要记忆。很长一段时间,课间休息一直是10分钟。而从今年秋季开学以来,全国多个城市推进“课间15分钟”,引发关注。孩子们的课间从10分钟到15分钟,这多出来的5分钟从哪儿来?课间15分钟能干什么?
这些年,很多小学课间是不允许学生到操场上去玩的,孩子们就像是被圈养了起来,不能出教学楼一步。这种“课间圈养”显然有悖于孩子好动的天性,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近些年来,“小胖墩”“小眼镜”越来越多,还有活动不足的“小豆芽”,有些学生出现心理层面的小焦虑等等,很难说跟这完全没关系。
开学季,北京市教委要求新学期义务教育学校课间由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的话题,在家长群引发热议。家长们对“孩子们能否走出教室”的担心仍然存在,全社会也在思考:长期存在的“课间圈养”现象能否因“课间变长了”得到一些缓解?学生们如何才能充分享受健康活力的校园生活?
央视网消息: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北京将小学、初中“课间10分钟”优化为15分钟,目前,不少学校已经开始落地施行。那么,孩子们的感受如何,学校又是如何安排好这15分钟的呢?我们的记者在开学这两天入校进行了探访。在北京的一所小学,下课铃刚一打响,学生们就从教室里走出来。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金丹丹 通讯员 白蓓 徐鸿杰新学期,杭城多所学校发布新课表,将课间时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对于初中学校来说,这一改革并非简单的“延长活动时间”,而是基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构建一套科学、系统的课间体系。
跳绳、投壶、呼啦圈……新学期开启,北京晚报记者在北京小学通州分校南校区看到,学生们尽情享受15分钟的课间时光。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课间由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学生有更从容的时间走出教室、走向户外,享受更加健康、充满活力的校园生活。
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王珂2月19日,开学季“小神兽”们回归学校了!在杭州东城外国语实验学校,回校后的学生们更是兴奋,因为学校引进了矮脚马、小羊、小鹿等动物,他们可以和这些可爱的动物们一起跑操、玩耍。学校也是打算通过自然教育,让学生们的校园时光能够更快乐更阳光。
N海都全媒体记者 黄晓燕日前,福建省教育厅下发通知,要求省内义务教育学校课间活动一般不少于10分钟,鼓励学校适当延长课间活动时间。5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晋江市毓英中心小学将课间延伸至15分钟,这一举措已经坚持了6年,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是11月14日拍摄的北京市黑芝麻胡同小学设立的征求同学们课间活动意见和建议的展板。从2024年秋季学期起,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实施“课间十五分钟”。北京市黑芝麻胡同小学积极推动学生课间活动提质增效,优化作息时间、活动内容,构建学生自主成长模式,丰富了学生十五分钟的课间生活。
看,孩子们身上有汗、眼里有光(深聚焦)——探访中小学课间15分钟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育才学校操场上,学生在大课间时段练习跳远(资料照片)。贵州黔西市协和镇石人小学的阳光课间时段,学生进行五人持杆跑游戏。初冬的北京,蓝天如洗、白云轻飞。
冬日的北京,下午是太阳最暖的时候。下课铃声一响,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学生从西城区育翔小学阳光校区教学楼里蹦跳着出来,旋即步入操场。记者身旁,该校德育主任谷丰介绍:“虽然这是我们面积最小的一个校区,但学校也在千方百计保障孩子们课间有地方活动。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为全面落实新吴区中小学课间活动15分钟,引导师生“走出来”,鼓励师生“动起来”,保障学生“乐起来”,充分展示学校依据校情、学情,利用小场地、教室、走廊等“金边银角”,师生特长等“隐形功能”,设置的课间活动内容,凝练的课间亮点,打造的课间特色,培育的课间文化,秋季
自今年秋季学期起,北京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把“课间10分钟”整体优化为“课间15分钟”。通过扩容课间“能量站”,确保师生得到较充裕的休息时间,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户外、走进阳光,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9月2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学生在教室外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