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过去半个世纪了,一段知青的经历,几代人的共同记忆。昆三中“老三届”的老师们不顾年迈体衰、不辞劳苦、满怀深情地编撰了回忆录《回眸50年》,真实还原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承蒙编务组约稿,不胜荣幸。
(本文为今日头条原创首发内容,七十二小时内请勿转载!)说起陕北农村,读者朋友首先想到的就是乡亲们的淳朴善良和真诚,因为陕北人民的确都很淳朴很善良。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那里也发生了一些封建愚昧的事情,现在想起来心里还很难受。
(本文为今日头条原创首发内容,七十二小时内请勿转载!)前几天,我们四个“老和尚”又聚在了一起。这次相聚,距上一次相聚整整一年的时间了。虽然生活在同一座城市,可我们都有自己的事情,有时还会去儿女家小住,四个人聚在一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五十五年弹指一挥间,时间过得可真快啊,似乎就在转眼间,我们已经从翩翩少年成了白发老翁。随着时间的流逝,好多往事已模糊在我们的记忆里,可有一件事我却记忆非常深刻,那就是五十五年前在陕北插队落户时度过的第一个中秋节。
知青们临时居住的那三间土坯房子是五保户王大爷家的,王大爷是个光棍,三年前就去世了,他去世后房子就闲置下来,因为那个院子里有一棵老槐树,那棵老槐树曾经遭雷电击中过好几次,村里人都猜测那棵老槐树里藏着什么妖魔鬼怪。
(本文为原创首发内容,七十二小时内严禁转载!)人这一辈子,有很多事情难以忘怀,也有很多事情随风飘远。在我的人生经历中,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在陕北插队落户的那些日子。我的知青经历,是我人生中最深刻的记忆,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我是清华附中的老三届,高中只读了一年,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了。1969年1月15日,是我记忆最深刻的日子,那天我含泪辞别父母,和同学们一起乘坐知青专列离开了生我养我的北京,于18月上午来到了革命老区陕北,最终我们八名北京知青成了延川县刘家沟一队的社员,队部里那两孔破旧的土窑成了我们的临时住所。
我虽然不是知青,但我和知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我的姐姐嫁给了上海知青,我的人生也因此得到了改变。有关我姐姐和上海知青的婚恋故事,还有我和我老师的不解情缘,听我慢慢给大家讲述。记得是1969年3月中下旬的时候,我们遵义地区的张家寨大队突然来了一大帮城里人,足有七八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