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中年,身体机能逐渐走下坡路,肌肉量以每年约1% - 2%的速度减少,骨密度也逐年降低,心血管系统的弹性和功能也在慢慢衰退。在这样的情况下,跑步成为了很多人维持健康的法宝。然而,你以为只要迈开腿就能收获健康吗?
(为帮助理解文章内容及主题,故事情节为虚构,请理智阅读!)赵先生今年52岁,前几年检查身体发现有了高血压。因为平时他有抽烟喝酒的习惯,饮食习惯也不是很好。确诊了之后回家有按照医生的嘱咐吃药,也有改变个人的生活方式,现在血压也算是比较平稳。
人到 50,身体机能开始慢慢走下坡路,但跑步这项运动,对很多 50 岁以上的朋友来说,依旧是保持健康活力的好选择。不过,和年轻时候相比,50 岁以后跑步可有些特别的注意事项,要是不留意,可能就会好心办坏事,伤了自己。今天咱们就唠唠 50 岁以后跑步都得注意些啥。
当全新的大众马拉松赛季开始,越来越多老年跑者的故事被广为传颂。根据一项调查显示,2015年到2022年间,美国55至65岁的参赛者数量从10.8%增长到16%,65岁及以上的参赛者从2.6%增长到了9%。
跑步对于中老年人的好处早就经过了科学的证实,不仅可以驻颜,还可以保持心肺功能,甚至是增强记忆。这也是为什么最近中国路跑的平均年龄趋于“中年化”——根据上海马拉松组委会给出的一项数据,30岁到39岁的参赛者占了35%,40岁到49岁的占了34%,50岁到59岁的参赛者也有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