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中国工程院院刊《中国工程科学》2024年第6期作者:董孝斌,肖晓民,乔宇萱,高旺盛,陈源泉,陈传宏,王朔,郑文科,张俊华,张伯礼来源:碳中和背景下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中国工程科学. 2024, 26(6): 98-107.
近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暨南大学联合主办,暨南大学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会、暨南大学科学技术协会承办的“中药及天然药物学科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办。大会报告由李松院士和姚新生院士主持。
9月5日,在2024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表示,碳中和背景下产业变革面临三大全球性挑战。一是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根据国际能源署报告,未来几十年,以风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资源量充足。
中国碳中和发展报告。《中国碳中和发展报告》不仅完整反映了我国推进碳中和的宏伟蓝图和整体路径,而且对各地低碳发展的行动做法和典型经验进行了综合梳理,既为地方政府更好落实“双碳”目标提供有益参考,也值得推荐给从事碳中和研究、关心碳中和发展的广大读者。
原东风柳汽绿色中国行宣传大使、墨子绿色与和平奖.气候大学.气候与文明之旅发起人叶榄在河南省潢川县来龙乡王寨村,主持并举行了“绿色出行.碳中和火炬”传递和第72期“生态文明、碳中和与乡村振兴会客厅”活动,与会者就中草药种植、大健康、产业振兴、农村环境保护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在中西医结合领域建设全省重点实验室,提高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水平。我国中医药产业规模逐年扩大,产业制度日趋完善,但在国际市场上,中医药的地位尚未完全确立。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披露,中国首部碳中和研究领域系统性专著——《中国碳中和之路》在北京首发。本书提出以中国能源互联网为基础平台、实现全社会碳中和的路径举措与综合方案,旨在开辟出一条技术成熟、经济高效的中国特色碳中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