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耳朵里滴药,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治疗方法。外耳疾病、中耳疾病或耳朵手术的恢复期,经常会用到。但是耳朵孔那么小,如何把药物滴进耳朵发挥作用还是有些小诀窍的。首先我们先要知道4个解剖结构:耳廓,耳屏,外耳道,鼓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如意 作为一名值了十年儿童耳鼻喉科夜班的医生,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耳鼻喉科李东梅医生听到最多一句话应该就是:大夫,我家孩子耳朵痛…… 耳痛,折磨了孩子,吓坏了家长,也不分日夜地纠缠着耳鼻喉科医生。李东梅说,孩子之所以耳痛,是和儿童的一些解剖特点有关的。
首先家长不需要刻意地给孩子经常去掏耳朵,用棉签掏耳朵,不但掏不出耵聍,还会将耵聍推至更深的位置而不易取出,或者导致外耳道损伤出血或外耳道炎症的发生;儿童的外耳道皮肤娇嫩,也比较狭窄,盲目掏耳朵更容易引起损伤。给孩子掏耳屎是一门技术倘若孩子耳屎过多,引起不适症状,则需要清理耳屎。
耳部器官狭小深在,构造精细,中耳黏膜细嫩,鼓膜菲薄,用药要格外小心,并注意以下这些问题。1.使用混悬药液前应先摇匀。2.用药的时候要反复按压耳屏并拉耳廓数次,以便产生正负压力变化,有利于药液流入中耳。3.滴入滴耳液后要保持原体位10分钟,让药液在耳道内充分作用,即“耳浴”。
关爱耳朵 从我做起WHO指出,现在全球近11亿人面临听力丧失的风险。数据显示并预测2050年将有9亿人有听力损失,相当于每10人中有1人听力衰退。听力损伤严重影响着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对家庭和社会也有一定的影响。2021年第22次全国听力爱耳日主题是:人人享有健康听力。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 吴 旋天一热,游泳、戏水成了热门项目,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耳朵进水了。于是想尽办法把水甩出来,但如果处理不当,会出现耳朵闷塞、听力下降,部分人还会出现中耳炎。下面是很多人常用的耳朵“排水”方法,需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