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星堆文明的不断发掘,三星堆已然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现的精美青铜器、陶器、玉器等大量文物,揭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有科学家说过:科学是一步步发展成为了整个科学体系,如果其中一个理论出现问题,那将导致整个体系出现崩塌。
三星堆是我国的历史遗迹,距今已经有3000-5000年的历史,出土也是在中国出土的,2023年12月9日,国家文物局向媒体通报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考古成果,其中包括三星堆遗址等考古项目取得了重大考古发现,由于三星堆出土的文物都十分的稀奇古怪,同样也引起了外国网友的关注,近日,有一则关于三星堆的纪录片在外网发布,引起了外国网友的激烈讨论,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都是怎么议论我们三星堆的。
中新网广汉10月20日电 (王利文)在三星堆博物馆,形态各异的青铜面具上,一双双大眼睛炯炯有神。多个单元将古蜀地的神秘画卷徐徐展开,为海外华媒代表解答这一古老文明背后的谜团。20日,海外华文媒体走进位于四川广汉的三星堆博物馆。
11月12日上午,在成都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举行的“三星堆文化国际传播学术交流会”上,来自历史、考古、文博、文化传播、出版等多领域的高校、研究机构专家学者、行业从业者,以“古蜀文明的当代表现 四川故事的国际声音”主题,围绕三星堆、金沙等古蜀文明的考古新知、研究心得,国际传播等话题展开分享、研讨,探索跨学科的交流互动,为三星堆文化国际传播提供学术支持和新鲜思路。
整理: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媛媛“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自从上世纪20年代三星堆遗址被发现,人们对它的考古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如今,三星堆文化不仅吸引着无数中国人,还受到越来越多外国朋友的青睐。没错,三星堆“火”到了国外。
今天,由四川省对外文化交流中心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三星堆文化国际传播学术交流会”在成都召开,王仁湘、彭邦本、周志清、冉宏林、赵昊、李旭等一众考古学者、历史学者和传播学者打破学科壁垒,畅谈三星堆文化的国内外传播效果、考古学文化的理想传播路径以及考古人面对媒体时的“内心OS”…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记者 张浪 摄8月22日,“‘Z世代’画像中国”网络互动活动来到四川三星堆博物馆,来自柬埔寨、古巴、马来西亚、菲律宾的五位外国青年参观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感受古蜀文明。图为“Z世代”外国青年在三星堆博物馆品尝文创雪糕。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人民网广汉4月24日电 (王禹蘅、羡江楠)“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的三星堆遗址,距今已有3000至5000年的历史,它见证了古蜀文明的辉煌,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摄影报道10月30日,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教育厅、四川大学共同主办的2024中华文化天府论坛在成都开幕,邀请中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保护文化遗产 赓续历史文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凝聚起跨越国界保护传承人类文化瑰宝的共识。
笔者之前在发表了文章《三星堆确认为夏朝文化遗迹后,需要重新审视另两个重大课题》后,引来了很多热议。很多人认为学术界对三星堆遗迹属于商代的结论是定论,不容置疑,对笔者作出的分析和列举的依据不屑一顾,认为是自嗨式的无稽之谈,更有个别人则直接出恶言辱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