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际案例做简单分析,供您参考,项目基本情况:项目位于河北保定东部平原地区,农村二层自建房,地暖铺设面积230平米,建筑结构为整体浇筑,外墙聚苯乙烯挤塑板保温,门窗为断桥铝双层玻璃,房间高度3.3米,室内夏季安装风机盘管制冷,冬季铺设地暖供暖。
近日,工作人员在张北县油篓沟镇兴隆村对太阳能跨季节储热供暖系统进行设备巡检。吴孟忱摄一场大雪过后,地处坝上的张北县气温骤降。11月27日15时,油篓沟镇兴隆村,室外温度低至零下10摄氏度。顶着呼啸的西北风,记者走进村民刘富花家中,暖意扑面而来。“外面太冷了,快来屋里暖和暖和。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张北县油篓沟镇兴隆村的很多村民在屋顶安装了太阳能板。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刘梦妍 摄工程师在安装地源热泵。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刘梦妍 摄□本报记者 贾宏博12月6日是大雪节气,张北县一场降雪悄然而至,大地万物银装素裹。
来源:【运城日报-运城新闻网】记者 裴旭薇 文/图过去,我市农村地区的取暖以一家一户散煤锅炉为主。随着省、市“煤改电”“煤改气”工作的有序推进,我市很多农村居民选择电锅炉、空气源热泵等清洁能源取暖设备来代替燃烧散煤,农村取暖逐步进入低碳、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时代。
“天光地热”让老百姓冬暖夏凉随着气温逐渐走低,供热再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以往,在科右中旗农村牧区主要依靠烧煤取暖过冬。今年,中核集团研发的“天光地热”技术走进科右中旗的村民家中,让广大村民感受到新能源技术带来的“冬暖夏凉”。安装好的集热器。
7月11日中午,村里的老人正在集中供养中心吃午餐。 李安然摄7月11日11点20分,记者走进邢台市宁晋县贾家口镇小刘村集中供养中心。一排排鸟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各种鲜花竞相绽放,老人们正在等候开餐,或三五成群拉着家常,或在宽敞的餐厅里来回踱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