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一早起来,感觉有些感冒,浑身无力,怕影响以后得骑行,又在汝城县城休整了一天。11月13日,红五军团十三师师长长陈伯钧 , 政委罗华明率1500余人作为后卫, 在百丈岭 一带构筑工事,组成第二道阻击线 ,阻击国民党湘军六十二师的两个旅 ,红军战土临急不惧,居高临下,奋起与敌搏杀,在此激战一天,坚持到黄昏,杀死、杀伤大量敌人后即向宜章县方向追赶大部队。
看起来像楼房,其实是一座反动碉堡,而且还是碉堡群中的主碉!它不仅有一个奇怪的名字,而且还是中央红军在长征时突破敌人第一道封锁线后,留下的历史见证,居然因为一个特殊的原因,被不可思议的保存了下来。期间到底有哪些惊人的秘密?
1933 年 9 月至 1934 年夏,中央苏区红军在第五次反 “围剿” 作战中,由于王明 “左” 倾教条主义在红军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他们拒绝采用毛泽东的正确军事建议,用阵地战代替游击战和运动战 ,导致红军屡战屡败,苏区范围不断缩小。
艰苦的长征之路,可能是人民军队历史上,最艰难,最苦的一次转移。就是在这种环境下,红军将士上下一心,克服困难,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一步一步地从江西瑞金,沿途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最终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胜利与刘志丹,徐海东等人会师。
长征号角——长征编队——渡过雩都河——小战过第一道封锁线—— 红军与陈济棠谈判借道——蒋介石组织第二道封锁线——广东军李汉魂部对红军假打真送——中央红军顺利通过第二道封锁线——蒋介石组织第三 道封锁线——林彪与聂荣臻关于夺取九峰山之争——突破第三道封锁线—— 甬道式搬家。云石 山,在江西瑞金市城西19公里处,山石色泽如云,山麓绿树成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