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演化的长河中,生命如何从简单到复杂,一直是科学家探索的谜题。最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地球-生命系统早期演化”团队对我国华北燕山地区15.6亿年前的一类圆盘状化石进行了综合研究,发现这类知名的疑难化石并非此前所认为的多细胞真核生物,而是微生物形成的群落。
最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地球-生命系统早期演化”团队对我国华北燕山地区15.6亿年前的一类圆盘状化石进行了综合研究,发现这类知名的疑难化石并非此前所认为的多细胞真核生物,而是微生物形成的群落。
在地球演化的长河中,生命如何从简单到复杂,一直是科学家探索的谜题。最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地球-生命系统早期演化”团队对我国华北燕山地区15.6亿年前的一类圆盘状化石进行了综合研究,发现这类知名的疑难化石并非此前所认为的多细胞真核生物,而是微生物形成的群落。
4460万美元!恐龙化石拍卖最高价纪录刷新图源:央视新闻客户端美国纽约当地时间7月17日一具近乎完整的剑龙骨架化石以4460万美元拍卖成交创下恐龙化石拍卖最高价纪录这具剑龙骨架化石名为“顶点”生活在1.46亿至1.
最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地球-生命系统早期演化”团队对我国华北燕山地区15.6亿年前的一类圆盘状化石进行了综合研究,发现这类知名的疑难化石并非此前所认为的多细胞真核生物,而是微生物形成的群落。
记者7月1日晚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课题组获悉,科研人员对在广州发现的恐龙蛋化石进行了研究,这些化石表明,广州市区在距今约9000万至7000万的白垩纪晚期恐龙活跃,广州是一座恐龙背上的城市。该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于学术期刊《古地理学报(英文版)》上。
化石,是指现在展现在岩石上的古老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由于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的搬运遗迹后期的压实等作用下,常保存不够完整。化石的形态各异,代表了当时的生活的原来的环境,是研究地层年代,以及古环境的很好的材料。同时化石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收藏价值。
我们都知道,地球经历了五次灭绝过程,很多远古生物都已经彻底消失了,而留下最多就是“化石”。直接离开地球就可以了,但是作为现有的移居星球来说,这真的是不太可能实现的目标,就算是能够实现,将火星变成第二地球,还不如我们人类来进行对地球生态系统的改变,这样反而更加有效一些,毕竟地球是我们人类生命的起源区域,地球再差也比火星好一些,所以还是保护地球吧,保护好了地球我们再去想“星际文明”,不要两头空就完了,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极目新闻记者 肖杨通讯员 王俊芳 孙彦钦近日,《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公开在线发表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贵州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云南大学等共同完成的研究成果,报道了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发现的早侏罗世(约1.
来源:广东新闻联播 近日,河源市退伍军人丘文宇 在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锦三路施工工地 意外发现了恐龙蛋化石 这是河源灯塔盆地首次发现恐龙蛋化石目前,河源恐龙博物馆 已联系有关专家作进一步研究 河源恐龙研究所办公室主任黄志青介绍,被发现的恐龙蛋化石的具体种类要待中科院王强博士切片分析
最早的恐龙蛋是“硬壳蛋”还是“软壳蛋”?2020年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古生物学家马克·诺雷尔等学者在《自然》发文称,恐龙的共同祖先所产的蛋是“软壳蛋”。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贵州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云南大学等共同完成了一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