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3月2日电(通讯员梁雨 周志军)2月29日,贵州省从江县城古榕广场人头攒动,由从江县政府主办、县文体广电旅游局承办的从江县第三节侗戏汇演正式拉开序幕。侗戏是是我国民间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种,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图为 老中少结合的戏班在台上演出为了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丰富城乡广大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促进民族团结和谐,2月29日至3月5日,从江县在县城古榕树广场舞台举办第三届侗戏汇演,来自全县的数十个侗族村寨75支侗戏班报名参赛。
多彩贵州网讯 “不求大富大贵,但求子孙孝贤。百行孝为先,子孝父心宽……”一首首弘扬“仁、义、诚、敬、孝”的侗歌,从从江县“鼓楼道德讲堂”飘出。该县将民族文化引入道德讲堂,用侗歌侗戏阐述道德规范,歌颂先进典型,传播现代文明,喜闻乐见的引导形式深受群众欢迎。
今天,农历七月十四,贵州省从江县斗里镇、西山镇、高增乡、加榜乡等侗族同胞欢聚一堂,喜过一年一度的“新米节”。“新米节”是侗族同胞庆祝丰收的一个民间节日,侗族同胞参加原生态歌舞表演,吹芦笙、拦路、唱侗歌侗戏等活动,意为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2023年10月22日,侗族老年歌队在贵州省从江县2023年首届天鹅山最美乡村敬老文化节上演唱侗族大歌。吴德军摄2023年10月22日,侗族老年歌队在贵州省从江县2023年首届天鹅山最美乡村敬老文化节上演唱侗族大歌。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民俗表演现场。梁欢摄芦笙大赛现场人头攒动。梁欢摄当地村民身着盛装一同庆祝新春佳节。梁欢摄村民与游客一同载歌载舞迎新年。梁欢摄从江县下江镇水族铜鼓舞活动现场。梁欢摄从江县西山镇顶洞村“千人踩歌塘”迎新春。梁欢摄从江县民俗表演走进村寨。
近日,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都柳江文化走廊——乡村周末大舞台”精彩上演,轮番表演的苗族芦笙舞、苗族歌舞、侗族大歌、侗戏、瑶族长鼓舞、壮族大歌等民族歌舞和特色乐器等节目,让市民和游客尽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体验从江独有的“文化烟火气”。
15场芦笙对吹、15场舞蹈表演、25场侗歌对唱、近5000人到场,超过预期一倍。传统节日“侗年”原本是登岜村当地追忆先辈、奔赴边关、保家卫国情怀的一个纪念日,历经900余年,于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1月11日,贵州省从江县庆云镇侗族同胞身穿盛服欢庆“冻鱼节”。当日,农历十月十二,贵州省从江县庆云镇侗族同胞欢聚一堂喜过一年一度的“冻鱼节”,有来自广西梅林、黎平县部分乡镇的侗族举行侗族大歌、琵琶歌、侗戏表演等民风民俗活动。
6月1日晚,从江县“都柳江文化走廊——乡村周末大舞台”谷坪乡专场晚会在銮里风情园精彩上演。村民在从江县“都柳江文化走廊——乡村周末大舞台”谷坪乡专场表演侗戏。 村民在从江县“都柳江文化走廊——乡村周末大舞台”谷坪乡专场表演侗族大歌。
身着盛装的洛香镇宰孖村侗族女歌手西山镇务淋村吃相思送客场面洛香镇宰孖村的侗歌之夜歌会完毕,侗族歌敲锣打鼓送晌午饭下江镇祥心村热闹的苗族歌会现场往洞镇托苗村小学生歌唱传统苗歌在贯洞镇今影村举办的首届六侗琵琶歌对唱活动帅气的侗家小伙子洛香镇少儿女歌队正准备参演的西山镇田底村歌手们春节
从江,,贵州省的南大门,位于都柳江畔,素有“黔南门户,桂北要津”之称,从广东到贵州要先经过我这里,从广西到贵州也要先经过我这里,我因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文化神秘绚丽多姿,被人们称为“养心圣地·神秘从江”,这是我最新的简历.
侗戏是源自侗族民间的传统戏剧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我国民族文化中独树一帜。其不仅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侗戏不仅是娱乐活动,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演出,侗戏弘扬了民族文化,传播了道德伦理。
节日当天,摆翁村家家户户都把自家的衣服拿出来晾晒,寓意一年风调雨顺,人畜安康。“六月六”晒衣活动在该村世代相传,其目的是趁夏日三伏热天,将收藏在衣柜和箱子里的衣服、被子、布料、棉麻等拿出来晾晒,防止发霉、生虫、腐烂等,晒衣传统习俗充分体现了瑶族祖先的生活智慧和良好习惯。
德卡侗歌队是从江法院打造的民主法治示范点时组建的一支少数民族法治宣传队伍,侗歌队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充分结合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认真编写了侗歌《侗歌唱响国家法》、侗戏《安居乐业》,并在本次活动中进行演出,他们精彩绝伦的表演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喝彩。
古代情景剧《司马光砸缸》表演《好人歌》演唱道德模范唐汉超演唱《感恩的心》侗戏《三媳争奶》表演舞蹈《三字经》表演多彩贵州网讯 10月13日晚,从江县“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在社区”道德宣传文艺晚会在该县古榕广场举行,上千名干部群众共享了这份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文化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