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有新人#错金云纹铜犀尊壮硕,似乎能感触到肌肉下鲜活的脉动通体金、银两色的错金云纹间以古纹、涡纹交错辉映与黝黑的底色起伏的肌理完美融合谁见了都会忍不住惊叹一声吧头部有双角,一前一后两耳短小耸立三瓣蹄健壮的四肢皮厚而多褶皱头身比例,骨骼与肌肉的比例都是如此写实犀首昂扬,目视前方
《诗经.梵兰》“梵兰之支,童子佩觿”寓以“希望儿童消除障碍,顺利成长“的美好愿望。1963年1月11日,陕西省兴平县豆马村的社员用锄头取土时,意外挖破了一只灰色大陶瓮,瓮里立有一尊铜犀牛,昂首伫立,身体肥硕,双眼镶嵌黑色料珠,举目前视,神气活现,栩栩如生,貌极雄伟。
在“数说犀尊”展上,借助高清三维扫描、超高清显示、增强现实等技术,观众能捕捉更多文物高清细节。这是犀尊重现天日时的场景——1963年1月11日,陕西省兴平县豆马村村民用锄头取土时,意外挖破了一只灰色大陶瓮,瓮里立有一尊铜犀牛。
在“数说犀尊”展览上,展厅综合运用了高清三维扫描、超高清显示、人工智能、红外感应、增强现实等科技手段展示文物研究成果。本报记者 洪星摄科技日报北京6月5日电 (记者孙明源)依靠数字科技,一件展品也可以撑起一场展览。近日,“数说犀尊”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
原标题:数说犀尊 感受古今6月1日,观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厅参观西汉错金银云纹铜犀尊。6月1日,北京,观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数说犀尊”展览。本次展览依托馆藏西汉错金银云纹铜犀尊打造集三维数据采集、数据融合、互动展示、活化利用、环境监测于一体的智慧展厅。
【策展者说】作者:朱晓云(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数说犀尊”展策展人)如果票选国家博物馆最受观众喜爱的文物,“西汉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应该会名列前茅。这件陈列于“古代中国”展厅秦汉部分中心展柜中的青铜酒器,总能凭借它健硕厚重,又不失精巧灵动的造型,留住观众的目光。
“犀尊”是指国家博物馆馆藏的西汉错金银云纹铜犀尊,“数说犀尊”展以一物一展的形式,分为五个单元从出土经历、功能特点、铸造和装饰工艺、造型美学等方面对这件国宝级文物进行全方位解读,并突破常规展陈手段,综合运用数字技术带给观众全新体验。
经过近一年的筹备,“数说犀尊”展览于5月30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6展厅对公众开放。观展现场摄影:余冠辰西汉错金银云纹铜犀尊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代表性文物,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和时代价值。
作者:王辉中国国家博物馆历时近一年筹备的“数说犀尊”展览正在展出,备受关注。它以数字化手段全方位解读一件文物,这便是国博的代表性文物——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这件犀尊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究竟特别在何处?古物中又有多少“灵犀”?
历时近1年,西汉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复活”了。国家博物馆专门为这件青铜重器举办“数说犀尊”展览。观众通过一台可视导览器,可以与2000余岁的文物“对话”,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值得一提的是,藏在犀尊内的17件文物也亮相了。一个展柜内,一只灰色陶瓮斜躺在黄土中。
身体健硕,四腿短粗目光炯炯,两角尖锐无奖竞猜,打一食草动物一起来看答案↓01栩栩如生的青铜犀尊先揭晓正确答案那就是:犀牛不过,今天要看的不是上面这一头而是一件栩栩如生的青铜犀尊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全身布满流云般的花纹用黄金和白银的细丝(或细片)镶嵌而成这种错金银工艺使质朴无华的青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