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图表,北京,2024年4月21日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司美格鲁肽现在也被用来帮助不少肥胖症患者减轻体重。但相关研究显示,这类药物在停用后容易出现体重反弹,人们需要在停药后继续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并关注后续体重,如果体重反弹趋势明显可能要恢复用药。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3年12月22日(漫画)研究发现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称,每天刷牙有助于降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进而降低重症监护病房死亡率等。研究显示,当口腔中的细菌进入患者的呼吸道并感染肺部时,就会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身体虚弱或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尤其容易患病。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4年5月10日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人们经历歧视不仅可能会产生心理创伤,还会加速衰老的生物学过程。该研究将人际歧视与分子水平上的生物老化联系起来,揭示了与衰老有关的疾病和死亡差异的一种潜在根源。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3年6月19日(漫画)研究发现中国有句俗话,“早饭吃好,午饭吃饱,晚饭吃少”。美国一项新研究佐证了这一说法。研究人员提出,每天在早起后8小时内吃东西、其他时间不吃,这种每天尽早、限时饮食模式,可有效控制体重和血糖,减少2型糖尿病风险。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3年11月20日(漫画)新研究通过技术手段从室内空气中去除呼吸道病原体理论上可作为一种非药物的传染病控制策略。但英国一项新研究显示,现实世界中,空气净化器等常用设备恐怕难以降低人群感染呼吸道病原体的风险。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3年4月27日(漫画)研究发现(1)记者4月27日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获悉,该院专家近期在国际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了研究文章,揭示了膳食糖摄入与前列腺癌、糖尿病、高血压等45种疾病之间的有害关联。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4年11月11日由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研究人员领衔开展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每天仅增加少量体育锻炼,如跑步、骑车或爬楼梯等,就可能有助降低血压。相关论文已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主办的《循环》杂志上。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3年12月27日(漫画)新研究众所周知,过多的屏幕时间会影响睡眠。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与看电视这类被动屏幕时间相比,在线聊天和玩电子游戏等互动屏幕时间对青少年睡眠延迟和睡眠时长的影响尤其大。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4年11月1日一些公共卫生间墙上会张贴告示,提醒人们使用完后先盖上马桶盖再冲水。日本一项新研究显示,这个小小的举动确实有助于减少冲马桶时产生的气溶胶,进而减少病毒随气溶胶扩散的风险。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4年4月11日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日前报告,他们利用生物发光成像技术记录了小鼠大脑皮层氧气水平的动态变化,发现运动可显著减轻大脑的缺氧负担,这有助于加深理解不同生活方式对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风险的影响。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4年2月25日(漫画)研究发现体育锻炼有益健康,但坚持起来却非易事。研究人员发现,不想体育锻炼其实是人类进化出的一种本能。若想坚持锻炼,人们还是需要想办法克服大脑的这种“惰性”。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3年10月21日(漫画)风险增加美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研究人员领衔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每周吃两份红肉的人患2型糖尿病风险可能比少吃红肉的人更高,而且患病风险随摄入量增加而上升。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4年2月4日(漫画)科学认知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在医院的血液检查中有一项为“肿瘤标志物”,不少群众疑惑是否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得了肿瘤?肿瘤标志物指标正常,就能排除患癌?专家表示,临床中肿瘤标志物只是一个监测指标,并不意味着跟肿瘤划等号。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3年11月13日(漫画)不良影响一项发表在《欧洲心脏病学杂志》上的新研究发现,久坐可能会对心脏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在一定条件下,中等强度活动对心脏健康最有益,其次是低强度活动、站立和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