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记者 魏永贤)西安蓝田县焦岱镇大洋峪村,秦岭大山里的一个小山村,留守老人在家门口用连枷打麦子、打油菜籽。老人们都说,种的麦子、油菜不多,供自己吃。在家门口打麦晒麦。挥动连枷打麦子。挥动连枷打油菜籽,老人说这个连枷用了40多年了。漂亮的农家小院。
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通讯员 郑文刚 欧阳钰海连日来,江汉平原的冬油菜渐入大规模收割期。近日,记者在湖北省江陵县秦市乡看到,连片油菜田焕发出丰收的金黄色,当地农户借助机器设备,抢抓连续晴好天气收割油菜,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
初夏时节,修文县各乡(镇、街道)油菜陆续步入收获季节,全县50台(套)收割机正充分投入到油菜基地,忙碌运转,抢抓农时采收油菜籽。在阳明洞街道营官村,修文县远泽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4台小型收割机具,正在零星的田块当中,为种植户脱粒油菜籽。
来源:【新甘肃】【牢记嘱托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新型收割机保障积石山油菜籽颗粒归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海晓宁入秋以来,位于积石山县柳沟乡的油菜田里,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农机手驾驶着收割机来回穿梭。
海晓宁入秋以来,位于积石山县柳沟乡的油菜田里,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农机手驾驶着收割机来回穿梭。齿轮转动间,一株株油菜被卷起,脱粒、粉碎、清选、分离诸工序一气呵成,一台收割机工作10分钟就能让1亩地的油菜籽尽数归仓。
5月14日,南县中鱼口镇艳洲村,具备粉碎功能的油菜收割机正收割油菜籽,秸秆经粉碎后从收割机后仓自动飞出,同步实现还田还土。 近年来,该县大力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全县96.02%的油菜面积可通过机械化收割,同步实现秸秆还田。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向秋予、汤煜东)花香变油香,油菜收割忙。日前,油菜陆续进入成熟期,迎来丰收季。来凤县三胡乡安子堡村600亩油菜已大片成熟,饱满的菜籽角挂满油菜秆。种植基地里,村民抢抓晴好天气收割油菜。大型收割机也在油菜田中来回穿梭,助力油菜收割。
来源:央视新闻 冬播一粒子,夏收万斤油。初夏时节,贵州各地油菜种植陆续进入采收期。遵义市播州区已先后组织30多台大型油菜收割机开赴基层乡镇,抢抓晴好天气,对已成熟的36万亩油菜进行抢收。播州区团溪镇白果村的一块油菜地里,收割机正收割油菜,田间一派繁忙。
近日,南通市通州区金沙街道万亩示范方的水稻大田里机声隆隆,2023年通州区秋收秋种暨机收减损工作现场会在这里举行。与以往不同,这次现场会以智能农机装备为主,主要对收获、播种、管理和秸秆处理等各个环节进行现场展示。
来源:天眼新闻 花香变油香,油菜收割忙。时下,沿河自治县10万余亩油菜陆续进入成熟期,当地农业部门抢抓晴好天气,采取机械化方式助农收割油菜,确保颗粒归仓。近日,记者来到甘溪镇毛田农场120余亩油菜种植基地看到,昔日的油菜花已结出累累硕果。
5月6日,澧县澧浦街道十回港村,农民驾驶收割机收获油菜籽。油菜籽收获高峰季节,该县农机部门协同相关合作社调配专业收割机进行抢收,确保颗粒归仓。柏依朴 摄(湖南图片库) 5月6日,澧县澧浦街道十回港村,农民驾驶收割机收获油菜籽。
方言是一个地域的文化基因,是地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言保护与传承不仅具有语言研究方面的学术价值,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江阴地处江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连接处,也是内陆文化与海外文化的交汇点,这种地缘方位特色造就了江阴方言“独树一帜”的鲜明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