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后考入东南大学前身国立中央大学数学系,一年后转入物理系, 1934 年获得学士学位后,受聘到浙江大学任物理系助教,后进入中央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 1936 年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1940 年获博士学位, 1942 年在美国与袁家骝博士结婚, 1944 年参加了“曼哈顿计划, 1952 年任哥仑比亚大学副教授, 1958 年升为教授,同年,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她名誉科学博士称号,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1972 年起提任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教授直到 1980 年退休, 1975 年曾任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女性会长,同年获得美国总统福特在白宫授予她的国家科学勋章,这是美国最高科学荣誉, 1978 年在以色列获得沃尔夫奖,1982年受聘为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8月25日上午,李政道先生悼念追思会在上海举行,李政道长子李中清教授现场追忆父亲生前点滴往事,他特别提到李政道一生中很重要的友人和同道——吴健雄先生。吴健雄1912年生于苏州太仓,是美籍华裔核物理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
吴健雄,一位在科学界地位举足轻重的女性物理学家,参与了改变世界的“曼哈顿计划”,为美国制造了原子弹。但她的墓碑上却刻着:“一个永远的中国人”。那么,她为何会选择为美国打造毁灭性武器?她又有着怎样的经历?科学奇才1912年,吴健雄出生在江苏省太仓的一个书香世家。
之前出了一个“被恶意神化的女性”系列视频,有网友在我关于吴健雄的那个视频下面,提出了一个“趣味十足的观点”:“吴尝试前人不敢尝试的实验,证明了李和杨的论点,李和杨才能发表关于宇称不守恒的论文 ,敢为人先本就是科学精神,为何不能神化?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文|彭乙彬编辑|t引言她被称作东方居里夫人,参加过美国“曼哈顿计划”,为美国制造出了原子弹,她就是吴健雄。
“她选择回到她的祖国,就像当初选择走向那片未知的科学领域一样,坚定且义无反顾,”这句话,我是在一篇纪念吴健雄先生的里看到的,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说不出是什么滋味,这位被誉为“核弹女王”、“东方居里夫人”的传奇女性,她的一生,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波澜壮阔,最终又是什么让她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很多人认为是美国人造出的两颗原子弹,加速了二战的结束。说到原子弹,就不得不提到大名鼎鼎的“曼哈顿计划”。当时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参与其中共同研发原子弹,其中的关键难题,是一个名叫“吴健雄”的中国人解决的。这个充满阳刚的名字属于一位女性,一个真正的“女中豪杰”。
这部电影的灵感来源于同名原著、普利策奖获奖传记作品《奥本海默传》,这本书是关于“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最为完整的一部传记,写作时间长达25年,作者们采访了奥本海默的近百名密友、亲人和同事,参考了超5万份文献记录,它们来自国内外的档案资料和个人收藏,以及奥本海默自己留存的大量文件,甚至包括美当局在对奥本海默超过25年的监视活动中积累的数千页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