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金灿荣教授在一次演讲中,说出了一个惊人的数据:美国作为全球顶尖人才收割机,光是硅谷就有25万华人,其中清华毕业的校友就有超过2万人。要知道,清华大学每年招生人数也才3800人左右,2万人接近于清华大学3年的学生数量。
导语: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有三个,第一,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综合能力;现如今,我国有3000多所大学,其中深受学生欢迎的本科大学就有2000多所,还有100多所985,211,以及双一流重点大学,这些大学不仅增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也为社会培养了源源不断的高质量人才,尤其是清华和北大。
熟悉美国发展历史的朋友可能知道,美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第一都和一个字脱不开关系,这个字就是抢,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战争初期都在观察战机,与此同时美国疯狂在售卖自己的武器大发战争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抢钱,而在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美国迅速加入战胜过行列以便在战争后以胜利国的姿态瓜分利益,两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也多次发动战争抢夺资源这保证了美国的强大,而除了抢夺资源外,抢夺人才也是美国发展的重要手段,这些年美国的诺贝尔得主基本没有美国本土的人,而其中一个数字则让我们更加通心,在现在的美国硅谷大约有2万名华裔学者为美国效力,而美国的芯片专家也大多都是中国人。
清华北大是我国顶尖的院校,大学生们都梦想着能够进入这样的高等学府里面深造,这样优秀的大学往往能够让学生们脱胎换骨,成为高材生,受到社会的重用和用人单位的喜爱。“抱歉,他们给得太多了”,上万清北毕业生留在硅谷,原因引发深思。
在学历至上的时代,名校光环成为毕业生求职的助力,那些211、985名校的高材生,几乎不用太费力,就能收到企业抛来的橄榄枝,不过在现实工作中,即便是名校生生,也很少能遇到清北毕业生,不禁感到好奇,清北学生毕业后都去哪了?
美国是世界科技强国,同时也是世界优秀人才的聚集地,每年都可以吸引大量外国人才到美国,比如我国的清华、北大等名校,都会有大量的本科毕业生到美国继续深造,直到他们在美国的学业结束后,有部分精英会选择继续留在美国企业工作或者搞科研,有的会选择回国发展。
有很多人都在吐槽中国式教育,但是就是这种教育为我国的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就连国外有很多专家学者都对我国的高材生称赞不已,虽然过去我国的确是采用完全的应试教育的方式来发展,但是随着最近这些年与国际社会不断接轨,国家也更加重视当代学子的综合素质发展,培养出来的高材生也越来越优秀。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俗话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在拥有十四亿人口的我国,强大的人口基数可谓是人才济济,遍布各个行业。然而,仔细研究起来却发现,我国的人才数量竟然不及美国!
美国历史仅有两百余年,但其在全球的科技与经济领域的霸权地位,无疑证明了人才的重要性。美国的崛起,与其能够吸引和保留全球顶尖人才密不可分。二战期间,美国的中立政策为其带来了一个和平的环境,这成为全球科学家的避风港。
在现代社会,教育可以说是每一个人都必经的人生历程,就算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而且很多人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个人能力,拓宽见识,在学有所成之后,还会继续选择前往国外进行深造,但在此过程中却并不是每一个学子都愿意回到祖国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