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成效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十四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纳入乡村振兴工作同安排、同部置,易扶搬迁成果进一步巩固,移民群众加速融合,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掌上春城讯3月22日, 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云南省2024年巩固拓展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果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工作要点》明确了32项细化措施,包括安排不低于10亿元资金巩固拓展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果。
“决胜易地搬迁这场硬仗,既为我们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又实现了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重效应叠加,对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助力新型城镇化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2月27日,记者从六枝特区2024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六枝特区紧紧围绕“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目标,不断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持续深化“五个体系”建设,全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脱贫攻坚战中,我国有960多万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告别贫困。迈上乡村振兴新征程,各地持续在就业增收、防返贫监测与帮扶、完善公共服务等方面发力,让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迁居容易,安居难。溆浦县,曾是怀化市贫困人口最多的县。为帮助群众搬出“养不活一方人的水土”,“十三五”期间,该县共完成易地扶贫搬迁5236户20806人。“搬出来仅仅是第一步,稳得住、能就业、逐步致富才是目的。”县委书记郑湘表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责任重大,不容懈怠。
2019年以前,谭献祯一家生活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中南村上义屯,这里山路崎岖,交通不便。一家人靠着父亲谭惠华在建筑工地打零工和母亲谭怀柳在县城打工的微薄收入勉强度日。“以前在老家,为了到学校读书,早上5点多就要起床,中午吃的是自己带过来的冷饭。”谭献祯回忆道。
易地扶贫搬迁是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原则,将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搬迁到生存发展条件较好地方,并通过产业、就业、培训、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系列帮扶措施,使其摆脱贫困状况、实现稳定脱贫的综合性扶贫方式。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李文苹、记者范纪安报道 河南卢氏县兴贤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位于卢氏县城西南部,自2017年9月开工建设,到2018年9月建成搬迁入住,该社区共建设住宅楼83栋,安置涉及全县18个乡镇、232个行政村的建档立卡脱贫群众2757户11227人,是河南省规模
这是一幅鲜明对比图:吱呀作响的木板房变成了干净整齐的楼房,羊肠小道变成了宽阔大道,从村里到城中,山上到山下,老年人安居、中青年乐业、孩子乐学;这是一首幸福之歌:学校就在家门口,大病小病不用扛,收入渠道多,精神文明丰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