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吴宝杰 巨野报道数字化时代,泄露个人信息可能面临无休止的骚扰。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烦恼,经常接到中奖、游戏推广、培训等短信或电话,让人不胜其烦,而看似不起眼的短信验证码,也可能成为泄露个人信息的渠道。
近年来,随着各种网上购物APP出现和普及,不少购物APP还推出了“白条”“月付”等超前消费方式,给大家带来了很多便利的同时,也让诈骗分子寻找到了“商机”,冒充“客服”实施诈骗,这位茶山街坊就轻信诈骗分子被诈骗20万元。
当前境外诈骗分子频繁招募国内人员,利用简易组网GOIP等通讯手段和互联网技术,编造各种“诈骗话术”实施诈骗,“虚假征信”类型的诈骗案件高发。首先,诈骗分子会冒充各类官方客服,准确报出受害人的个人信息以骗取信任。
扬子晚报网11月16日讯 (通讯员 李誉 李进辉 记者 王国柱)“这是典型的网络贷款诈骗,不能相信,更不要随意向别人透露验证码!”11月14日下午4时许,正当王先生打算将手机验证码提供给诈骗分子时,泰州市公安局姜堰分局大伦派出所民警及时拿走王先生的手机并将电话挂断。
公民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非法出售、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是违法犯罪行为。近日,平远一男子私自将客户手机号码通过提供验证码的方式出售给他人用于注册APP新用户,被告人刘某被依法追究刑事附带民事责任。据了解,刘某在平远经营一家通信店,为客户办理开通新手机卡等业务。
近日,福鼎市检察院审查一起买卖手机号码及验证码的案件,以陈某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提起公诉。经查,2021年5月至2021年7月间,被告人陈某某在某通讯专营店工作期间,利用为客户办理手机号码转网、退订服务等业务的便利条件,把手机号码、验证码先后通过微信群秘密发送给林某某等人,用于注册电网、京东商城、抖音、淘宝等APP,注册成功后从中赚取1-7元/单不等的收益。
上午接到来自开头0571的电话,一个女人,自称“京东客服”,说我的京东app的金条利率远高于国家规定的上线,需要我这边配合关闭金条,我当时也提出了疑问,我说我没用过,但对方说这个可能是当时不小心勾选的,心里也就放松了警惕,接下来对方说这个要通过“钉钉”视频会议来操作,对方告诉了我会议密码,然后就挂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