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走阳关道 人生要走阳关道 (2013年7月) 古时,民间有个俗语:“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意思是说,我们分道扬镳,各走各的路,互不干涉,井水不犯河水。后引申为自己的人生由自己决定,别人不要干涉。
但此人情性颇具特点,人在官场却似鸷鸟不群,不与人逢迎同流,更不加入官官相护那一套潜规则。诗云:“相逢狭路亦回身,野渡宽平好问律。底事排挤同踬仆,往来俱是暂时人”1990年代我参与接待一位回大陆省亲台湾老者,他向我示下此诗,一直留在我的笔记本上。
唐朝诗人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古代文人的诗词中,阳关常给人一种荒凉悲怆的感觉,皆源于西域的茫茫大漠,王维的《送刘司直赴安西》:“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1980年9月,中央就专门召开了座谈会讨论这一问题。其中,福建、江苏、黑龙江等几个省的书记纷纷发言反对“包产到户”,只有贵州、内蒙古、辽宁三省的第一书记池必卿、周惠和任仲夷最先站出来支持了“包产到户”。
原来,这句话是时任贵州省委书记池必卿说的,是在1980年中央召开的省市第一书记会议上,黑龙江省委书记杨易辰反对包产到户,要继续坚持走集体化道路,坐在杨书记旁的池必卿笑着说:“老杨,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司马相如 (西汉 约前179—前118)司马相如匆匆上路了,大文人奔向小县城,哼着几首过时的宫廷歌曲。这些日子,他饱一顿饿一顿的,想肉吃想酒吃,比想女人还厉害。即将碰上一桩千古艳遇的落魄男人,首先想到的是肚子问题。司马相如在朝廷歌功颂德很得意了,精神却被阉割,回家很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