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妊娠时间超过 4 个月的孕妇对铁的需求量可明显增高,若摄入的铁不足就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研究发现,发生中重度缺铁性贫血会增加孕妇早产及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对其胎儿的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造成损伤,并可影响其胎儿的智能发育。
缺铁性贫血是全球广泛关注的营养缺乏性疾病,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孕妇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约占35%,孕早期对胎儿危害不大,但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孕中期时可严重影响胎儿生长发育、母体健康与妊娠结局。本期一起来了解孕妇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内容。胎儿为什么需要铁?
相信大家都在生活中听过,要多用铁锅炒菜的言论,这样是可以帮助我们身体补充所需的铁元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补铁确实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是没有办法自行合成铁元素的,必须通过食物的摄取才能够补充铁元素。
妊娠期母体身体为了应对生理需要,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变化最大的是子宫,主要是体积增大、血流量加大和子宫下段形成,有利于接受妊娠组织并为分娩做准备。妊娠期血容量增加,用于适应增大的子宫胎盘及各组织器官增加的血流,而且为了满足宝宝的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对妊娠和分娩期出血的一种保护机制。
孕中期(13-27周)是胎宝宝骨骼发育期,宝宝的体重也在这个时期快速增加。这时候孕妈妈需要注意摄入富含有助于骨骼发育的钙、铁等元素的食物。而摄入足量的钙质,是有助于胎宝宝骨骼的发育,还能避免孕妈妈腿部抽痛的不适。同时,摄入足量的铁能帮助孕妈妈预防贫血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