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 霍去病传》曰:“ 骠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获荤允之士,约轻赍,绝大幕,涉获单于章渠,以诛北车耆,转系左大将双,获旗鼓,历度难侯,济弓卢,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
公元前119年春天,汉武帝命令卫青、霍去病各带领5万骑兵,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带兵深入2000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斩杀匈奴7万多人,俘虏匈奴三个王以及将军、相国、都尉共83人,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
“何问狼居胥,执戟夜急行”、“狼胥山前秋风紧,黄沙漠漠起塞声”……封狼居胥(fēng láng jūxū)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意思是比喻建立显赫功绩,也是我国古代武将建功立业的最高荣誉。
“济弓闾、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史记这篇列传说的是公元前119年西汉卫将军霍去病出征匈奴,在漠北之战中大破单于王庭,经此一战,匈奴远遁。
霍去病打到的“翰海”是不是贝加尔湖?“狼居胥山为今肯特山说”。这种说法被许多书籍引用,但此种说法不能解决“翰海”的问题,如果“翰海”是海,多数人认为其为贝加尔湖,但肯特山距贝加尔湖依然千里之遥,且中间阻隔崇山峻岭,是不是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