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烧烤,在火上烤出来的,本来就带着火性,加上辣椒,简直是烈火烹油,吃到胃里,不上火才怪。火性炎上,肠胃里有火,循着阳明经上行,就到了头面,我们的牙龈,上牙龈是胃经所过,下牙龈是大肠经所过,两条都是阳明经,所以上下牙龈就很容易上火,使得牙龈又红又肿又痛。
前段时间,我看到个很经典的留言,平时肚子经常咕咕叫,放屁很多,有时候还胃胀不消化,伴随着食欲不振,胃痛便秘的问题,日常爱喝热水,吃点凉的容易不舒服,还很容易感到累,倦怠乏力,还有多年的痔疮史,平时嗓子还总是有痰,吐完痰,排完气以后,身体会舒服一些,看好多网友说屁多是肝的问题,但买
我们每天吃的食物,都被脾胃所消化吸收,吃的太热,太冷,太辣,太甜,太酸或者太多,都是脾胃在帮我们默默无闻的承受,脾胃强,对于寒热刺激的承受力也强,同时消化能力也强,也不怕吃多,还可以充分的把食物转化为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所以中医常说脾胃强则五脏六腑俱盛。
胃疼胃胀,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大便不调,特别是胸口堵堵的不舒服,中医有一个专门的字来形容,就是“痞”,这种胃脘痞满、食欲不振的人往往是脾胃气机阻滞,运化失常所致。中医在治疗这种情况时,通常会采用行气消痞、健脾和胃的方法。那么今天,我要跟大家讲一讲,脾胃虚弱且有气滞的人如何调理。
导读:1.神疲乏力,不思饮食,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一派脾肾两虚症候,为何滋肾补脾不效?当前,朋友们在看中医时遇到最多的问题之一是:明明自己有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脾肾两虚的一派虚象,找遍了名医,吃了一箩筐中药,却还是一样虚,这是为什么?
补中益气汤,是脾胃大家李东垣的经典方。但是很多人都不会用,今天我就一次讲清。不仅能升阳举陷,还能增强体力,肾虚也能补上!要想一张方,真正发挥它的妙用,必须先了解它的组成。一共有黄芪、人参、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灸甘草八味组成。
讲李东垣就要讲他处的朝代,李东垣出生在北宋刚被金人消灭的时代,靖康之耻就在这个时候,别看时代不咋地,李东垣出生家庭优越,是地主级别的,所以在吃喝方面是绝对不愁的,家境好的时候李东垣可没想过要当中医,他在那时的志向是做一名儒士,所以在那时,他的性格跟其他同龄人就不一样,洁身自好,严谨端庄,道德高尚,这些品德出现在一个富家子弟上,也是难见的。
在几百年前,中医大家李东垣,呕心沥血写出了一个可以化痰息风,健脾祛湿。整个方子章法有度,痰虚同治,标本兼治,所以被后世常用于临床,它就是——半夏白术天麻汤。组成也没有那么复杂,是由半夏、天茯苓、橘红、白术、甘草、生姜、大枣组成。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祛痰要参考它。
大家好我是骨科中医李志超,三伏天已经悄然而至,天气越来越热,而在我们中医当中有一句话由来已久,那便是冬病夏治,当然我们今天说得这个情况并不涉及这个理念,因为我们今天说得并不是炎热的影响,而是其伴生所致的【湿热】。
中风和偏瘫是造成中老年朋友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我国每年因中风死亡的人数超过150万,发生中风后即使没有死亡,当时约有75%的患者会留下永久性残疾,包括偏瘫、失语、昏迷、口眼歪斜、二便失禁等后遗症,每年中风后遗症的人数则超过了200万人。
有些人认为,牙齿疼痛就是平时刷牙不到位引起的,但这个解释未免有些片面了,在中医看来,牙痛是比较复杂的,它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比如胃火牙痛、肾虚牙痛以及寒包火引起的牙痛等,而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个辨证治疗的问题。
岳美中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他的人生经历很是传奇,因为他并非师出名门,而是靠自学成为了著名的经方大师,一生致力于中医的传承与发展。岳美中在遣方用药中有这样一个特点:治重病大病,用张仲景的经方,治脾胃病、虚证用李东垣的效方较好。
在中医领域中,李东垣是一位举足轻重的医家,被称为脾胃派的祖师爷,由他所创的枳实消痞丸至今仍为中医临床所推崇。这个方子,也是我临床所用次数最多的方子之一。《黄帝内经》有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这强调了脾胃在人体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