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矗 (爱情现象学 一)什么是爱情?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种版本的不同答案,有很多答案背后还连接着某种已成体系的理论模式如柏拉图的精神恋、叔本华的家族生殖意志论、弗洛伊德的力比多快乐原则、斯滕伯格的“三元结构”理论等等。这里我们不讲这些爱情的理论模式,也不打算专门探讨“爱情是什么?
图为日本插画师Toshio Ebine 的作品我为何而生(文/罗素)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这些感情如阵阵飓风,吹拂在我动荡不定的生涯中,有时甚至吹过深沉痛苦的海洋,直抵绝望的边缘。我所以追求爱情,有三方面的原因。
在该书“引言”中,罗素说,在这本书里,他将试述“如何理解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在追求美好人生这一方面又有着怎样的可能性”。该书共5篇,这里选刊的内容选自第二篇《美好人生》,论述爱与知——尤其是爱——之于美好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