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驻悉尼旅游办事处积极整合国内资源,在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原创推出“霓裳银装——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头饰”线上展,用文字、色彩、声音和光影,生动讲述中国部分少数民族缤纷绚烂的传统服饰、精美头饰和巧夺天工的非遗手艺与文化传承,同时结合这些少数民族聚居地推介主要相关旅游景点和体验。
柳州,又称龙城,是山水景观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千百年来,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同胞,在改造自然、认识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实践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积淀了独特的生活传统和生产智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
传统苗族银饰要手工制作,经过铸炼、锤打、拉丝、搓丝等工序才能完成。雷山苗族银饰十分艳丽夺目,据了解,黔东南州以雷山县和台江县的银饰最美最绚丽,苗族女子头戴的银冠雍容华贵,有银角和银凤雀等造型;而其中又以西江千户苗寨的苗族银饰最负盛名。
清代李来章在《连阳八排风土记》中记载道:“各排男女来会,以歌答之,至夜宿于亲戚之家,间有以银牌红布作贺者。”生动反映了银器在瑶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每到瑶族传统节日、婚礼、葬礼等场合,瑶族人都会穿上绚丽多彩、光彩照人的刺绣盛装,佩戴琳琅满目的瑶族银饰。
中新网柳州2月6日电 题:银饰叮当裙摆扬:广西“00后”苗族姑娘的第一场百鸟衣秀作者 林馨 陈梅2月5日清晨,日光洒落在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00后”苗族姑娘蒙濛早早梳洗完毕,在家人协助下穿上百鸟衣,佩戴银饰头饰,脚踏绣花鞋,准备参加一年一度的杆洞乡百鸟衣芦笙节。
走进展馆,和想象中厚重的民族感不同,“美美与共”的整个展厅视觉,是扑面而来的年轻和松弛。据史料记载,苗族是曾经生活在长江和黄河流域的一个古老民族,为避战祸而迁徙到西南山区,但人们对美丽富饶的故土念念不忘,于是就把本民族艰辛的生存史绘制成图案印在所穿的衣服上,从而创造出了苗族盛装。
数枚精美的银戒指和银项圈、图案奇特的银牌、打磨得发亮的银色茶壶和配套的水杯……近日,在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深圳文博会”)上,一批工艺精湛、造型独特的银器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时常有好奇的游客上前询问展位前那位身着传统瑶族服饰的中年汉子。
在2024第十届哈尔滨国际时装周上,赫哲族古朴的鱼皮衣与彝族华丽的银头饰不期而遇。来自黑龙江省佳木斯同江市的赫哲族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的彝族同台走秀,引来观众的阵阵赞叹。热情奔放的《乌苏里芒目》与温婉柔美的《迎宾歌》,两个民族的文化艺术在双向奔赴中擦出创意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