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为了减重故意挨饿,有的人则饿不了一点儿,一饿就会心慌、手抖、冒冷汗…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李蕾表示,饥饿后产生的异常反应,往往和多种疾病相关,如果不及时补充能量纠正血糖,严重的可能出现意识恍惚,甚至昏迷。
一饿就心慌手抖,这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症状,需要考虑生理性原因以及病理性原因,生理性原因多是与近期频繁熬夜、情绪过于波动、剧烈运动、饮酒或者喝浓茶等因素有关,一般只需要及时调整饮食、情绪、习惯等,心慌手抖的症状就会慢慢恢复,并不需要进行治疗。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一日三餐已经成了能够保持人体正常运转的食物来源。食物中富含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微量元素和脂肪等,能够保持人体的正常运转,如果吃饭少或者是常常吃不饱饭,很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身体虚弱,浑身无力。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肚子饿了一段时间后,突然感觉心慌意乱,双手不由自主地颤抖。例如,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在饥饿等诱发因素下,心脏会突然出现快速而规则的跳动,频率可达 150 - 250 次 / 分钟。
导语:我们现如今的日常生活里,每天都会按时吃一日三餐,这样才能够满足身体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健康合理的摄入食物,才可以有效的保障我们的身体,能够维持在一个正常的功能状态当中。但是有一些人发现了这样的一种现象,那就是一饿就会出现心慌、手抖、无力等症状,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今年50岁的刘阿姨,自拆迁款到手财务自由后,就给自己提前退休了,每天遛弯逗鸟打麻将,过得不亦乐乎,有的时候为了组局连饭也不按时吃了。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刘阿姨却时常会觉干什么都很容易出现口渴、没精神、胸闷心慌、手抖的情况,但刘阿姨只觉得是自己太累了,休息了几天又到处组局。
“医生,我一饿就心慌手抖,今天早上没吃早餐,差点晕倒了,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这是后台收到的一个粉丝私信,也是很多人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肚子饿就心慌手抖,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很多人以为这只是低血糖的“小毛病”,但其实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大的健康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