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鸡毛掸子,人们也许不觉得陌生。甚至有人会说,这个收拾房间的寻常物件有什么稀奇的。可是有一种掸子却与众不同,它出身“草根”,却凭借着自己的独特魅力和华丽的身姿一跃成为皇家御用之物。它就是,“津门蔡氏贡掸”。
经济学中有个名词是“聚众效应”,是指在经济行为中,同类商家或产品汇集在一起,这样更能吸引消费者。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某个行业聚集在一处的现象,比如卖珠宝的在珠宝街,卖鱼的在鱼市,卖花的在花市……在天津这个中国近代商品经济十分发达的城市,行业聚集更是普遍的现象。
日前,天津民俗博物馆正在紧张的筹备阶段,不久的将来就会与广大市民见面。一些几近消失的老物件儿、老民俗将被原汁原味地重现出来。相信上点年岁的人看了都会有如见故友的感觉,但年岁浅的估计就是“两眼一抹黑”了。咱老天津的民俗传承到今天,还能走多远?
天津“哏儿都”的称号不是凭空而来的,这可是600多年的哏儿文化造就出来的。尤其是老天津卫的俏皮话,那可真是绝了!今天小津为大家精选了一些老天津卫的俏皮话,快来乐呵乐呵吧~~商铺篇刷子马勺韦驮庙,鸡毛掸子南头窑这句话告诉大家:买刷子马勺去韦驮庙,买鸡毛掸子去南头窑。
直径超2米大锅亮相百年大集,千人共饮腊八粥主持人:昨天(7)是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在有百年历史的宁河区芦台大集上,直径超2米的大锅熬制了香甜软糯的腊八粥,上千名市民游客共享节日的喜庆氛围。来听记者田晓曦的报道。
天津市南开区向阳路街昔阳里社区近日精心策划传统文化大集,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增强社区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一步激发大家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活动期间,昔阳里社区活动室化身充满传统韵味的展览大集,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氛围。
王 松手艺,在天津也叫“活儿”。天津的手艺人有一种天生的职业自豪感,不分高低贵贱,哪怕是剃头的、修脚的,刨鸡毛掸子的、箍水筲的,只要干了这行,对手艺就精益求精。当然,这是饭碗,也容不得半点马虎,用天津人的话说,就是不能“糊弄局”。只有手艺好,摆得出去,才能挺着胸脯儿做人。
原题浦口道23号作者:丁莉莉小时候爸爸换防到了天津郊区。我们也搬到了天津市区。因为妈妈在天津市税务局工作,我们家离税务局很近。搬家后我们的第一个任务是记住家里的住址天津市河西区浦口道23号。据说,这里当年是国民党将军、新中国水利部长傅作义的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