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各国都在研究如何让士兵吃得更好更饱,毕竟任何一支军队吃不饱饭可是没有战斗力的,因此后勤成为考验各国战斗能力的重要标准,而二战时期,后勤最强大的莫过于美军了,在其他国家还为吃什么发愁的时候,美军已经对后勤部门提供的各种伙食怨声载道,尤其是斯帕姆午餐肉,这款默默无名的二战功臣在美军眼里弃之如敝履,拿到后第一时间就扔掉,但是在其他国家眼里,午餐肉无异于人间美食,甚至苦哈哈的韩国中依靠午餐肉和其他杂七杂八的玩意搞出了部队火锅,成为韩国“招牌美食”,午餐肉到底怎么做到口碑两极分化的?
说起午餐肉,这玩意现在是很多小伙伴吃麻辣烫和火锅必点的食物之一,虽然有肉的名号,但是很多小伙伴感觉就是一个大号的火腿,没有肉味,因此感觉也就那样,然而在二战历史上,午餐肉可以说是大家共同的记忆,是很多国家品尝肉味的来源之一,甚至在当时苦哈哈的韩国中如获至宝,甚至发明了“部队火锅”这种食物,流传至今。
当然午餐肉倒不是什么致命的“敌人”,主要问题就是太难吃了,每天吃到吐,甚至一发到手上就扔掉,可以说午餐肉是肚子的敌人,至于淋病,这个问题就比较大了,主要就是因为美军无处安放的荷尔蒙,在各个战场到处流连风月场所,顺带着患上了一些不可明说的毛病,虽然不致命,但也挺难受的。
在二战中,如果要问哪家军队伙食最好的话,那答案肯定不是美国,要论吃的话,意大利人比美国人可“专业”多了,意大利人不管是日常还是打仗,生活必须要带点“浪漫”的氛围,他们餐餐必不可少甜点与红酒,即便在二战严峻的战争形势下,意大利军队依旧顿顿奢侈如过节。
美国军队建立要追溯到1775年6月15日第2届大陆会议通过组建正规军的决议案,根据决议采取志愿入伍原则,建成了一支由师、旅、团、营以及炮兵和骑兵分队组成的大陆军,总指挥是原英军上校兼弗吉尼亚种植场主的乔治·华盛顿。
而我国的条件是最艰苦的,后勤补给完全跟不上,士兵们吃了上顿没下顿,全靠顽强的意志力支撑着,由于二战前期,美国一直保持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直到日本法西斯偷袭了珍珠港,经济和军事实力都超前的美国,才加入其中,前方的士兵尽管打,后勤的锅铲不停歇!
我国有句老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充足的粮食补给对于战争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在各国的军粮中,除了压缩饼干,方便携带,容易储存的各类罐头也是很常见的。二战期间,当时经济条件较好的国家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都制作出了各式各样的罐头来充当军粮。
观众老爷们,阅读文章之前,不妨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我国有句古话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从古至今,打兵打仗什么的粮草都是头等大事。我们都知道,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将士的伙食待遇可以说是极其艰苦的。
1942年,英军女子辅助团的志愿者正在探测德军战机的动态从1941年12月因为珍珠港事件,美国正式对日本和德国宣战到1945年二战结束,短短4年的时间内,美军一共动员了1200多万士兵参战,拉起了超过15000公里的战线,打掉了2750多亿美元的军费,这个数字是整个二战参战国之最
在打下的阵地或者据点中,志愿军战士就缴获过不少的午餐肉罐头,由于这种食物密封在铁盒子里,所以还被战士们称为“铁罐头”,但这种午餐肉罐头和如今市面上可的完全不同,里面虽然也含有淀粉,但纯肉的比例占很多,早在二战期间午餐肉就是美军必不可少的军用口粮之一,但在美军老兵眼中的午餐肉却是难吃的食物,偶尔只用来开胃,并不是主要的野战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