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0月,龙兴寺遗址窖藏被发现,共清理出400多尊佛像,从北魏晚期一直延续到北宋,时间跨度将近五百年。不知什么原因在什么时候,这批造像被打碎后集中埋藏,所以出土的造像或多或少地有残。有一尊北齐的思惟菩萨像,虽然手臂有残,但其他部位保存完好。
思惟菩萨像,东魏兴和二年(540年)郅广寿造,1954年河北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白石,像高59cm。长方体石座宽17.7cm、长26.5cm、高10.5cm。 思惟菩萨面含微笑,脸庞长方,头著宝冠,宝缯上飘,圆形头光。半跏趺坐束帛圆墩上,体略前倾。
青州北齊單體佛像,亦採取了印度笈多藝術鹿野苑式表現手法,如館藏石造佛立像,袈裟服薄貼體,衣紋疏簡,浅薄流暢的陰刻衣紋,順著身軀結構起伏,整體平滑光潔,潤澤的面體,疏潔的淳潤風格,使造像在疏簡平淡中流露出挺拔風韻。
是年,李嘉诚先生有鉴于佛教艺术不但能安抚人心,带给人们宁静与祥和,同时以像设教,遂决定在慈山寺的观音像下兴建一个佛教艺术博物馆,希望从艺术的角度推广佛法教育,让人们了解佛教,亲近佛法,并洗涤人们的心灵。
国家博物馆曾举办“和合共生——临漳邺城佛造像展”,展出2012年河北临漳邺城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出土的171件展品,其中佛造像131件。背屏是邺城造像的特色:由两树的树冠相互缠绕构成的半圆形,树叶间有镂孔透雕。
03:01上博东馆雕塑馆即将开放。(03:01)3月16日起,上海博物馆东馆的第二个常设展厅——中国古代雕塑馆(以下简称雕塑馆)经过全面升级、创新改陈,将对外试开放。澎湃艺术获悉,全面升级后的雕塑馆对展示的文物门类进行了拓展,对展线历史进行了延伸。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几千年灿烂的文化,中国古代朝代众多,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文物古迹,而随着岁月流逝,沧海桑田,曾经鼎盛的王朝也不知更新换代了多少次,往昔的文明也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或深或浅的痕迹。
(文章较长,为提高阅读舒适感,特分为上下两部分,敬请关注后续更新)一提起佛像,我们多数人脑海中便会闪现出汉传佛像的身形,她们的面貌、神情、体态、坐姿、手印虽各有不同,然或慈祥亲切、宁静安详,或庄严肃穆、不怒自威,无不给人崇高神秘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