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中医理论中提到的气血和阴阳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很高兴和大家再次见面,在以后的时间里,陈老师会不定时的给大家科普一些中医方面的知识,如果有对中医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关注或者一起探讨。
一、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是“实则泻之”,即损其有余。阳偏盛而导致的实热证,用“热者寒之”的治疗方法;阴偏盛而导致的寒实证,用“寒者热之”的治疗方法。2.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即补其不足。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学说之一,它从两分法的辨证观点出发,总结探讨人体的生理、病理和治疗规律。“阴阳”最初来源于中国古人对自然界温度的直观认识,即所有表现为寒冷的现象,或能引发人们寒冷感觉的事物都属阴,最直观的如冬季低温则为阴,夏季温热则为阳。
说起阴阳,我们脑袋里就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太极八卦图、黑白两条鱼、中医中的阴虚阳虚、太极拳甚至一些看起来很玄幻的东西。但是什么是阴阳呢?阴阳一说来源于我国周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甚至是东方文明的思想渊源。《系辞》中有:“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
汉字的秘密“阴”字的繁体字为“陰”,左耳刀旁说明这个字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侌”(yin)则是古人用来表示该字读音的。“陰”字最初的含义是水的南面或山的北面,都是背阳的部分。后来,这个字简化为“阴”,给人一种月夜笼罩山岗,很阴暗的感觉。“阴”也是中华姓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