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欧盟针对电动汽车关税问题的谈判仍在向前推进。中国商务部10月4日表示,中欧技术团队将于10月7日继续进行谈判。中方必将采取一切措施,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利益。在欧盟对中国进口纯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提议获得欧盟成员国的必要支持后,多家车企公开表示反对。
“欧洲的电动汽车对于工薪阶层来说太贵了,他们这么做只是剥夺人们的行动能力!”“中国的小型、制造精良的电动汽车对美国汽车业构成了巨大威胁。”“鉴于中国在汽车制造上拥有的种种优势,这些抵制不太可能影响其在全球汽车市场获得统治地位。
根据欧盟的规定,由于投下反对票的国家远没有达到占据欧盟人口65%的水平线,所以这份决议还是通过了,尽管此次成员国投票具有一定的用处,甚至对欧盟对华电动车采取何种程度的关税发挥着决定作用,但这还不是最终结果,因为最终欧盟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案,还得在11月4日由欧盟委员会作出决定,同时欧盟委员会也会根据投票结果,征求各个成员国的意义,来更改目前的方案,后续中欧还会在10月7日进行新一轮的谈判。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包家骏国际在线报道(记者阮佳闻):欧盟不顾成员国间的巨大分歧和欧洲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以及众多国际主要汽车制造商所在地,欧盟的这一加征关税决定在德国汽车业界引发了广泛反对。
在欧盟周三(6月12日)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高至38%的关税后,作为插电式汽车的先驱,挪威表示不会跟随欧盟的行动。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6月12日,欧盟委员会披露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池电动汽车(BEV)征收的临时关税水平。
来源:人民日报欧盟委员会10月4日宣布,对自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提议已获成员国必要支持。该决定一经公布,便遭到欧洲多方反对。“自己伤害自己”“有百害而无一利”“只会带来输家”……欧洲多方人士认为,此举不利于提升欧洲车企竞争力,也无助于欧盟绿色转型目标,呼吁继续与中国磋商。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中欧之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关税问题也备受关注,对欧洲汽车领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市场份额方面中国电动汽车在欧盟市场的份额从2019年的1%跃升至2023年的8%,预计到2025年有望达到15%。
经过数月的调查,欧盟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EV)加征额外关税,理由是北京对企业的支持不公平,使其能够以低价竞争欧洲汽车制造商。这一决定对中国政府和电动汽车制造商构成打击,特别是大多数公司将面临17.4%到38.1%的额外关税,加上现有的10%关税。
每经记者:苗诗雨 每经编辑:裴健如7月18日,据彭博社报道,沃尔沃汽车公司小幅下调了今年汽车的销售预期,原因是欧盟对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可能会对其产生影响。据悉,调整后,沃尔沃预计其今年零售销量将增长12%至15%,而此前的预期为至少增长1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当地时间10月29日,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发表声明称,欧盟对自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全球自由贸易的倒退,对欧洲的繁荣、就业以及经济增长都带来负面影响。穆勒警告称,此举可能会加剧贸易冲突风险,并最终损害整个行业。
中新网北京10月30日电 (记者 梁晓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0月30日主持例行记者会。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薛伟 摄有记者提问: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中方是否认为中欧之间的谈判会达成一个解决方案?中国政府对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会不会减少在欧盟和欧洲的一些投资?
原标题:欧盟宣布对华电动汽车加征五年关税(引题)商务部:中方不接受(主题)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许晓芳、夏铭)当地时间10月29日,欧盟委员会不顾中方反对宣布结束“反补贴调查”,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所谓“最终反补贴税”。
今年前三季度,欧盟纯电新车注册量同步下降5.8%,市场份额从14%降低至13.1%,欧盟似乎把这样的结果归因于中国纯电汽车的入侵。10月29日,欧盟对中国纯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的条例正式生效,为期5年。
1978年,闭门造车近30余年的中国汽车工业,向全球车企发出邀请,希望它们能够来考察中国市场。当年11月,中国机械工业代表团对欧洲进行全面考察,考察了原本不在行程中的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总部狼堡,随后大众集团与中国开始合资办厂的谈判。
此前,欧盟委员会致信美国商务部,警告若美国向汽车或汽车零件加征关税,将可能向总值2940亿美元的美商品征报复性关税,相当于美国去年总出口额的19%。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表明不排除加征汽车关税,以迫使贸易伙伴在对美谈判中让步。欧盟如此强硬的态度,特朗普还敢出手吗?
美国汽车进口关税是2.5%,日本是0,欧盟是10%,我国是21.5%,我们国家的高关税,是由于我们汽车工业起步晚,国产品牌之前还比较弱,以较高关税来保护国产品牌,或者让国外汽车公司和政府合作成为合资企业来获得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