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日军制作了大量的多种型号的军用刀具用于罪恶的战争,日军在一战以前以旧军刀使用为主,主要是明治早期制定的军刀,后来日军为了侵略中国东北而专门开始研制各种新式战刀,32年式骑兵刀便是一款日军在吸取西洋刀的优点后而制作量比较大的一种日本新式军刀,这款军刀是日军在1894年设计定制,1899 32年式军刀定型,更新设计,由东京炮兵厂生产,此时日本纪年为明治三十二年,所以命名为32年式军刀。
陈祥除军人外的客户一概拒绝出售日本刀,更禁止与套利的买家交易,1937年7月底的东京各刀剑店统一表态。7月7日,东京市的刀剑价格涨了两倍,此后一路上升。此时,日军增兵华北以全面侵华,不过日本刀的价格远未到最高点,因为规模巨大的淞沪会战尚未开始。
在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部署了很多骑兵部队,而且骑兵也是日本陆军中引以为傲的“贵族”兵种,相比常规步兵,甚至装甲部队更具有“武士精神”,当时骑兵部队的单兵装备也是最好的。下面那就来为大家盘点一下,抗战期间日本骑兵的十大个人装备。
旧日本最注重的就是“武士道”精神,即便是到了二战期间,仍在坚持给各级人员配备军刀,小到士官大到将军,就即使坦克驾驶员和战斗机飞行员也要随身配备军刀,虽然在一时期的德英美法等军人也有佩刀,但只有在出席特殊活动时才会携带,仅代表着礼仪和象征,而日本就不同了,无论是在作战还是活动中,都会携带长长的军刀,而且军刀对于旧日本军人来说,代表着武士的荣誉。
由于现代畜牧技术原为普及,马匹培育杂乱无章,马种出现了严重退化的现象,清末时期国产蒙古马和三河马平均身高尚且可以维持在1.32米左右,而到了抗战前却下降到不足1.28米,甚至有人痛心道:“若不在建设马政,亟图生产,再愈十年,全国产马行将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