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天下财经》)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对外公布。7年来,这座“未来之城”的建设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目前,雄安新区380多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700多亿元,4000多栋楼宇拔地而起。
央视网消息:雄安新区设立7年来,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从原来的三座县城到现在新建设的启动区、起步区、高新区,一座活力涌动的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从田间地头到高楼大厦,雄安新区正涌现出越来越丰富的创新应用场景。
前言:曾经的雄安新区,被赋予了“千年大计”的宏伟定位,吸引了6700亿的巨额投资,准备打造一座引领未来的现代化城市。然而,几年过去了,这个曾让无数人满怀期待的地方,今天究竟是繁华新城,还是依然人迹罕至的“鬼城”?
七年前,也就是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对外公布。7年来,这座“未来之城”的建设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从蓝图到实景,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拔地而起,建设中的雄安如何让智慧生活触手可及?“地上 地下 云上”三座城的探索与实践进展到哪个阶段?
2023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时强调,“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工作重心已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随着一个个地标性建筑的崛起,雄安新区启动区天际线悄然变迁——150米高的中国中化大厦,作为这片新天地中最高的建筑之一,3月底实现了主体结构封顶,象征着雄安迎来发展新高度。
雄安新区雄安门。 新华社记者 牟 宇摄中国中化大厦建设现场。 新华社记者 牟 宇摄雄安郊野公园春色满园。 朱海鹏摄(人民视觉)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 新华社记者 牟 宇摄芯联新(河北雄安)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车间内调试设备。
中新网雄安4月1日电(崔涛 韩冰)今年是雄安新区设立的第七年,中新网记者实地探访发现,从蓝图变实景,这座“未来之城”,正迈向现实。3月30日,航拍雄安新区容东片区。(无人机照片)韩冰 摄疏解:推进“京雄同城化”七年来,越来越多的央企总部和二三级子公司在雄安新区落户。
新华社石家庄4月1日电(记者齐雷杰、巩志宏、冯维健)走进河北雄安新区启动区总部商务区,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楼宇改变了雄安天际线。这其中,150米高的中国中化大厦3月27日实现主体结构封顶,成为新区最高建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