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作为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氢能产业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那么,我国氢能产业当下发展状况如何?在国家双碳目标下,氢能发展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8月2日,北京理工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发布太阳能电池领域重要研发进展:针对钙钛矿和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寿命问题,科研团队提出“晶核工程策略”,制备出高质量的电池薄膜材料,显著提高了太阳能电池长期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上。
我国学者合成一种全碳基新型结构分子,用于制备“倒置钙钛矿电池”器件后,可在不牺牲器件效率的前提下,大幅度提升电池器件的稳定性。相关成果由西湖大学工学院王睿实验室联合浙江大学薛晶晶实验室完成,24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
来源:【中安在线】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2月21日从中国科大获悉,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海定教授团队、熊宇杰教授团队联合武汉大学刘胜院士团队,通过创新设计一种晶圆级可制造的新型硅基氮化镓纳米线光电极结构,实现了高达10.
上新啦!复旦大学科技工作者不断攻坚克难近期又取得了一系列瞩目的成果与突破小编整理了2024年12月的部分科研成果速速一睹为快!科研奖励1. 复旦2人获何梁何利基金奖12月3日,2024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在京颁出。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用太阳1万亿倍的光,能否亮瞎我们的双眼?近日,我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取得突破性进展,据说这玩意发出的光,是灯泡的1亿亿倍,普通X光机的10万亿倍,太阳的1万亿倍。
中新网上海2月13日电(记者 陈静)锂电池在充放电上万次后,接受“一针注射治疗”就能够恢复到接近出厂时的健康状态,循环寿命从目前的500圈-2000圈提升到12000圈-60000圈……在中国学者们的努力下,这成为现实。
目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认证效率已经达到了25.7%,可以与晶硅电池相媲美。该研究成果在3月已被Nature Energy期刊接收,尤帅博士、Felix T. Eickemeyer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李雄教授、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Michael Grätzel教授和沈重金教授同为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