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那个特殊得不能再特殊的年代,数不清的年轻人被上山下乡这股大潮给“卷”走了,上海知青林云普就是其中的一个。她才 16 岁,就告别了繁华热闹的大上海,一头扎进了东北那片望不到边的黑土地,这一待,就是整整 27 年。
1979年2月,我在黑龙江省抚远县前哨农场16连任副指导员,已经下乡4年5个月。先去了组织科,邱干事和金干事都在,我拿出了接班返城手续,邱干事接过去看看,笑着说:“杨立伟,我猜得一点不错,你问金干事,我早就说过,杨立伟这次回来,一定是带着返城手续的!”
孙月华是当年鲤鱼洲十七连的上海知青,回城后很多年,在谈到那块曾经挥汗洒血的土地时,依然心酸不已。她悲怆地吟道:“鲤鱼洲,你是我脚下的一条河,涤荡着多少辛酸苦涩;你是我嘴边的一首歌,唱尽了无数悲欢离合。”
兵营兵事连载110作者:石头大侠【作者简介】石津安,笔名,石头大侠。1959年出生,1976年下乡,1978年入伍。历任战士、副班长、报道员、营部书记、副指导员、新闻干事、教导员、宣传科长、政治部副主任,2001年自主择业。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五次。
我是一名四川老知青,曾经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经历了8年多的风风雨雨,历尽坎坷,吃尽了苦头。费了很大周折总算回城当了工人,可工厂的工作也不是那么轻松,看别人有的考了大学,有的读了电大,我也不甘心当一辈子车间工人,就继续学习初中、高中课程。
1978年,中国社会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前夜,知青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全国有超过1700万知青滞留在农村和农场,他们渴望回到城市,但当时的政策却让他们陷入困境。知青们不仅面临着艰苦的生活条件,还面临着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摘要: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之时,党中央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它进行科学认真的审视,几经周折,终于作出了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民心的决策,随之开始了席卷全国的知青返城大潮,上山下乡整体化的运动终于落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