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攸(?~204年),字子远,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本为袁绍帐下谋士,官渡之战时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许攸因此背袁投曹,并为曹操设下偷袭袁绍军屯粮之所乌巢的计策,袁绍因此而大败于官渡。后许攸随曹操平定冀州,因自恃其功而屡屡口出狂言,终因触怒曹操而被杀。
袁绍见孙权绝交书拍案大怒,遂尽起青、冀、并、幽四州人马,誓取许都。田丰在狱中上书谏曰:“闻主公欲倾国南征,丰以为非其时也,今当以河山之固,静待天时,然后举四州之众,一挥可平,如逆时兴兵,恐与我不利,此乾坤之机,伏请明照,审慎察之!”绍见书不悦。
如果说袁绍是个有主见的主公,那么自然手底下的人才越多越好,手下的人献出来的计谋越多越好,然而袁绍却是时而圣明,时而昏庸,纵然他在各诸侯之中是家底最为雄厚的,也禁不起某一次失误,就断送在了这个“时而”上面了。
引言:《资治通鉴》中的人性密码“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司马光耗尽十九年心血编纂的《资治通鉴》,宛如一座蕴藏无尽智慧的宝库,跨越 16 朝 1362 年的历史长河,将无数王朝的兴衰、人物的沉浮一一呈现 。
曹操和袁绍走向决裂。在军事决战之前,舆论上的大战就已经开始了。舆论战的内容,有些写在史书的显要位置,《三国演义》也引用了。曹操方:从荀彧到郭嘉十胜十败论孔融谓彧曰:“绍地广兵强;田丰、许攸,智计之士也,为之谋;审配、逢纪,尽忠之臣也,任其事;颜良、文丑,勇冠三军,统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