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李溯 通讯员 孟凡霞 潍坊报道初夏时节,万物并秀,草木葳蕤。在潍坊市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泉头村大白菜育种基地,一片金黄的白菜花竞相绽放。微风拂过,花海翻涌。花朵间,一棵棵佛手瓜苗正顺着搭起的架子努力向上生长。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3日讯 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于近日发布。文件提出,要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山东作为农业大省,积极探索打造乡村振兴的路径,加快农业强省建设。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香菇葡萄立体种植。8月23日,笔者来到湖北省十堰市茅塔乡王家村香菇葡萄立体种植园,一排排葡萄架映入眼帘。一串串饱满多汁的葡萄簇拥着从藤蔓间垂挂下来,紫如宝石、绿如玛瑙,散发着醉人的香气。
天地启春色,万物生新意。春日时节,航拍视角看两当,生态绿廊连绵蜿蜒,清澈河道纵横交错,“八有”山地立体农业如同春日繁花,持之以恒描摹“村村皆诗画,山水能生金”的田园画卷,讲述着“三农”的新故事。两当县地处南北秦岭之间、嘉陵江畔,是甘肃的东南门户、陇南的东大门。
在初冬的暖阳里,通往甸尾乡马黄田村的道路两旁,千亩油茶叶果渐黄,正散发着丰收的气息。走进种满油茶的山坡,绵延起伏的山腰上,漫山遍野的油茶树枝繁叶茂,宛若梯田般错落有致,黄澄澄的油茶果挂满枝头,风到之处,油茶果你推我搡,垂坠地来回摇晃…
两当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要决策部署,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各项重要决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乡村振兴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
高州市云潭镇垌头村素有“番薯之乡”美誉,其中又以“爆皮王”番薯最为著名。近年来,该村借助番薯产业建立的产销体系,以点带面积极拓展种植圣女果、桑葚等特色农产品,推动种植业多样化发展,带领村民多渠道创收增收。其中,“桑葚果园鸡”正是垌头村探索种养一体的立体化农业产业的生动缩影。
中新网永州4月26日电(陶冶)在湖南省祁阳市大村甸镇丁家岭村,一场大雨过后,山头上新开辟的40多亩土壤散发着泥土清香。再过几天,这片山地将全部种上洋姜。“一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现在已经大变样了。”看着焕然一新的山头,丁家岭村村支书唐建旗一阵感慨。
红网时刻新闻4月28日讯(通讯员 于世芳)4月25日,在祁阳市大村甸镇丁家岭村,一场大雨过后,山头上新开辟的40多亩土壤散发着泥土的清香,再过几天,这片山地将全部种上洋姜。“一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灌木、石头遍布,现在已经大变样了。
南台村村道街景 南台村供图中新网天津3月29日电 题:天津南台村探索“致富经”:让立体农业拓宽乡村振兴路作者 周亚强“我们现在的水稻年产量可以达到40万斤,虾蟹产量约1万斤,鲫鱼、草鱼的产量4000多斤,每年创造净收益120万元,这样的产量和利润是传统耕种模式远不可及的”,南台村
来源:央广网 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传统的单一种植模式正逐渐转变为多元化的套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农民收入,还为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以其独特的优势助力农业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洪州镇积极探索“一地多用,一地多收”的“稻+蛙”立体循环农业发展模式,通过党建引领、政府支持、龙头带动,不断拓展群众收入渠道,有效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助推乡村振兴。一是打造示范试点提高农产品产量。
一减一增两笔账,让江苏镇江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的水稻亩均收益翻了两番。16年间,戴庄村的化肥年施用量从亩均160斤直降至零,粮食亩产量从600斤增至1000斤以上,亩均收益由1500元提高至6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