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视觉志 部分综合 :央视新闻、中新网、BBC、CNN这段时间,我们的注意力一直被疫情牵引。那些不断变换的数字一直牵动着我们的神经。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此时的南极和北极正发生着悄悄的变化。这些变化同时都在释放出一个危险的信号——人类的命运岌岌可危。南极气温首破20℃!
中新网北京1月8日电 日内瓦消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国际科学理事会(ISC)7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北极永久冻土融化可能释放出长期冰封的致命微生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然而尽管我们每天都在从各种新闻媒体中听到关于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危机,但不少人仍然觉得其距离我们生活很是遥远。
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位于北极地区的西伯利亚地表也达到了35摄氏度,个别区域甚至都超过了40摄氏度。事实上在数十万到上百万年前,近北极的高纬度地区并不像今天这么寒冷,而是一个十分温润适合动植物生存的区域,从猛犸象到剑齿虎都栖息在其中,只是因为后来的冰河世纪来临,这些物种才逐步走向灭绝,并且遗骸也被封存在了北极的永久冻土下。
北极,一个寒冷又荒芜的地方,环境恶劣,人烟稀少。然而这些年来,北极地区频频进入人们的视野之中,现如今俄罗斯又发出警告:全球变暖导致北极永久冻土层融化,不仅导致了甲烷气体释放,还可能会导致古老病毒和细菌“苏醒”,对人类构成威胁。
近日,国外专家研究发现,全球变暖可能会导致一种古老的病毒重返世间,造成新的流行病威胁。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分离出了这些微生物毒株,但是汲取上一轮疫情的影响,研究人员目前正在担心的是,这些古老的病毒,会不会引发一场新的全球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我们的地球已经诞生46亿年了,而生命最开始是在地球诞生后的10亿年出现的,科学家推测,自生命开始形成以来,地球已经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除了这种大规模的灭绝以外,还有很多小规模的灭绝,然而,这些死亡生物的尸体也都埋藏在了地底下,有些已经成为了化石,也有些已经彻底消失。
南极是地球上最干燥、最寒冷、最多风的陆地,大约98%的陆地被冰雪覆盖,而冰雪下的陆地却只有沙漠。南极极其寒冷,位于此处的沃斯托克湖保持着地球的最低温纪录:-89.2摄氏度,相比冰箱的冷冻区只有-18摄氏度。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10月19日,加拿大一个研究团队发表最新研究指出,随着气候变化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被“封印”在冰川和永久冻土中的病毒和细菌重新苏醒,感染当地野生动物的可能性增大,尤其在动物的活动范围也向两极靠拢时。
来源:【人民日报】世界气象组织近期正式确认,2023年是有观测记录以来全球最暖的一年,全年地球表面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45±0.12摄氏度。然而,在全球整体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寒潮和暴风雪等极寒天气事件也在全球多地不时出现。如何理解极端冷事件和全球变暖的关系?
2015年美国作家克里斯蒂·埃斯马汉出版了一部小说《拉普捷夫病毒》,获得了医疗惊悚奖。参考:Worldcrunch:Pathogens In The Permafrost: A New Climate Change Health Risk-Yann Ve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