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261篇原创文章:这篇文章,准备和各位读者朋友聊一个当下炙手可热的概念,那就是碳中和。根据英国能源与气候智库统计,截至 2021 年 12 月,全球已有 136 个国家和地区承诺碳中和。
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2021年,中科院院士丁仲礼在接受《鲁健访谈》节目的采访时就曾直言道:“西方国家天天喊着的实现碳中和目标就是在放空炮!
在蔚蓝的天空下,欧洲的绿色能源梦想似乎与这片大陆的历史一样悠久。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日益严峻,一个疑问开始在人们心中浮现:欧洲,真的会放弃碳中和吗?欧美国家搞碳排放权,本意是先通过碳排放权的分配上多占点额度,然后卖给第三世界国家赚钱。
碳中和一直是个政治,也是个生意,碳中和曾经对中国非常不利,因为中国这样的国家,不仅仅承担自己国民的消费生产,同时也在为全球消费生产,即使这样的条件下,西方给我们的碳排放指标,还是总量而不是人均计算的,相当于我们承担全球超过40%的工业生产,有20%的人口,我们的碳排放允许值只有15%左右,超过这个额度,他们就可以以此为借口制裁,政治上,我们非常被动。
最近,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来广东建厂了,投资100亿欧元,新建成的工厂将成为集团仅次于德国路德维希港和比利时安特卫普的全球第三大工厂。这件事看起来是一家企业独立的行为,但实际上却很可能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启。这件事需要和最近的碳中和联系起来一起看。
这时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奔驰推迟 了2030 年实现全电动化的计划,日系车企反对电动化,欧洲车企延缓电动化进程,宝马、丰田更是表态玩电动汽车只是过渡,马斯克为了保命才搞了个特斯拉,其它好像没有谁在玩电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