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李大爷最近总觉得口干舌燥,时常感到疲惫不堪。以前他可是个精力充沛的老人,早晨六点准时去公园锻炼,晚上还能陪孙子玩到很晚。可最近,他发现自己走几步就累,心里直犯嘀咕:“难道是年纪大了,身体跟不上了?
有糖尿病的人,血糖控制得好不好,如何来评判?人的血糖在全天是不断变化的,但这种变化不应当超出一定的范围和幅度,通常检测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只是从点上看血糖的高低,同时还应从面上了解24小时内血糖的整体状况,新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给出了具体的点面结合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第1项:空腹血糖一般控制目标是小于7.0mmol/L;
健康人用餐后胰岛素可正常分泌,餐后血糖的升降都很平稳,不会出现剧烈波动,一般餐后血糖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不易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糖尿病患者用餐后胰岛素分泌异常,餐后血糖会突然升高,之后又快速降低,很容易发生餐后高血糖或低血糖。
空腹血糖超标?餐后血糖也升高?在上海的大街上,大约每30个人中大约就有4个糖尿病患者。据一项中国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上海地区糖尿病患病率为13.7%,这部分人群中超过50%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超标,近80%患者会出现餐后血糖升高。
【专业医生天天与您说健康】有糖尿病的人做好血糖监测,不仅是评判血糖是否控制达标的要求,也是制定与调整治疗方案的依据,实际上血糖不能仅看高低是多少,从中可以反映出很多问题,比如餐前餐后血糖的差值是多少,对预测未来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那么,餐前餐后血糖差多少才正常呢?
血糖波动是评价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血糖波动又称血糖变异性,是继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后又一个评估血糖的维度。指的是血糖水平在其波动的高值和低值间变化动荡的非稳定状态,跨越日内和日间,持续存在。
案例回顾:李大叔,年龄57岁,2型糖尿病8年。目前使用速效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缓释片。近期血糖监测显示:餐后两小时血糖低于8mmol/l以下,餐后一小时血糖较高,在10mmol/l-15mmol/l。
血糖在餐后多半都会升高,特别是儿童糖尿病患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得了糖尿病的孩子一天三顿饭都要饿肚子不能吃饭吗?首先,导致血糖升高的直接原因就是摄入葡萄糖多了。有人要问了,人体内的葡萄糖从哪里来呢?答案是从我们日常吃的食物来的。
糖尿病在控糖过程中采取正确的饮食,不仅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水平,还能稳定全天的血糖波动水平。既可避免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血糖浓度迅猛上升,导致餐后峰值过高,又能降低餐后降糖的胰岛素需求量,进而减轻胰岛分泌释放负担,还不影响餐后2小时血糖达标。
前两天有个朋友在体检的时候发现血糖是8.3mmol/L,感觉到非常担心,问我要不要吃药?对于这个问题,相信很多高血糖的朋友都有同样的疑问,大家都知道血糖高不是个好事情,应当尽快将血糖给它降下来,控制在一个正常水平。